第二百三十九章 《稻香》,又見前奏殺【10K大章】(第2/10 頁)
為了保證每位歌手的歌曲不被洩露,節目都沒有提前排練歌曲,只是排練了站位、節目環節而已。
節目組的編曲團隊,也只拿到了純曲子,而沒有歌詞。
除非是歌手自己洩露,否則其他人不可能知道整首歌的內容,特別是歌詞!
所以,陸昂是透過預測判斷劉一航在首場演出會演唱類似於《fight》這種中英文歌曲的嗎?
眾人忍不住再次感嘆。
只有一個詞能形容:藝高人大膽啊!
倘若讓陸昂知曉了這些人心中所想,只會澹澹一笑。
劉一航的選歌還需要預測嗎?
作為將洋範兒當特點的藝人,作為有大量中英文、中韓文、甚至是全英文歌曲的藝人。
不論在什麼舞臺上,都會將自己的特點保持下去。
否則怎麼能夠迎合粉絲?
這也是流量藝人的特點。
即便《我要上春晚》舞臺,是宋可唯和劉一航組合登場,宋可唯的地位、名氣都超劉一航許多。
可這個組合的目的,就是舊派為了硬捧劉一航。
只要分析出這一點,那麼就能夠判斷出,這檔節目的選曲會以突出劉一航的特點為目標。
否則劉一航就會成為工具人,舊派付出代價邀請宋可唯,卻沒有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智慧,在任何地方都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況且,即便宋可唯、劉一航組合沒有演唱類似《fight》中英文的串歌,也無妨。
《將軍令》作為藍星吳克群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在2006年那個華夏樂壇的黃金年代,也能夠戰勝許多藝人的新歌,斬獲多個獎項。
其專輯銷量在當年更是超過了林俊杰、梁靜茹、孫燕姿、五月天等眾多歌手,名列前茅。
這首歌曲作為專輯的主打曲、也是吳克群傳唱最廣的歌曲之一,質量母庸置疑。
若不說,很多人都無法想到這首歌竟然是2006年的歌曲。
這首歌在當年,本就是批判某些藝人拿著外國的國籍、宣揚國外一切都好、讚賞外國藝術才是殿堂,卻在華夏撈錢的行為。
拒絕崇洋媚外、弘揚中華文化這個理念在任何的時候都不會過時。
自然也是符合《我要上春晚》的舞臺立意。
演播室。
隨著間奏的結束,陸昂的演唱來到了下半段:
“將軍追流行,他全身都‘布靈布靈’。”
“學西方人唸經,忘了自己先生貴姓。”
“他們滿口checkout,想叫他tout。”
“我是個小兵,卻樂天知命。”
checkout和tout兩個頗為押韻卻充滿諷刺意味的英文單次一處,現場觀眾便有些忍不住會心一笑。
滿口checkout說的不就是劉一航剛才唱著的,那滿是英文、不明所以的《fight》嗎?
一句tout說出了很多人的心中所想。
沒錯,中英文的串,滾吧!
而接下來陸昂切換假聲,用戲腔唱的歌詞,更是走進了許多人的心坎裡:
“在你的世界學你說abcd。”
“在我的土地對不起請說華語。”
臺下觀眾,有人忍不住握拳揮了揮。
講的真好啊!
若不是擔心影響陸昂的演唱,已經有人站起來為陸昂的這段歌詞喝彩了。
內地有些歌手,明明賺的華夏的錢,在華夏享受著風光。
卻滿口的外文,甚至使用外文創作歌曲,以外國文化唯尊。
宣揚外國文化,貶低傳統精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