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這不僅僅是因為作者起名廢不想起名字。還因為那個被他告白的那個男生,就是劉不著腦子裡出現的故事劇本里的一個路人甲。
路人甲,在文中,一般是沒有名字的。能擁有名字的應當都不是普通角色,一般不是主角,就是配角。
下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報告廳最前排,那個手裡握著筆,拿著筆記本認認真真在記東西的白淨男生。
他叫李季深,在劉不著腦子裡故事劇本里,是一個有名字的邊緣化配角。
李季深是劉不著初中時同年級1班的學習委員,年級前五的固定人選。
能為配角的原因是,李季深在大學時是男主的直系學弟。
劉不著記得李季深後來考上了國內數一數二的清大。
熱烈慶祝我校李季深同學,以多少多少的成績被清大錄取,這樣的詞句。
高頻率的出現在學校公示欄裡,電子放映屏裡。甚至在高三教學樓第二層走廊外,都特地拉了條紅底黃字的橫幅。
學校裡的老師和領導說起這個事來是侃侃而談,倍感自豪的,就好像李季深是自己班裡出來的一樣。
也是,哪個老師不想自己班裡能有一個這樣出色的學生呢?
劉不著大專開學前因為共青團員檔案遷出的事情回過學校一次,所以這個事情想不知道都難。
在劉不著的印象裡,李季深是個長相白淨周正的書呆子學霸。一般高瘦,笑得很靦腆,不愛和別人多說話。
走到哪裡都愛帶著書看,不然就是在背英語單詞,這個哪裡包括在食堂排隊吃飯,回宿舍的路上手裡也是抱著習題冊。
還聽說這個人只有面對學習的時候,和探究學習的時候話才會多起來。
就想有些人天生不愛學習愛玩一樣,可能有些人天生就熱愛學習?
這個比喻怎麼感覺怪怪的?
思襯間,報告廳裡特邀而來的,某高校特級教師的知識講座臨近尾聲。
又到了同學們和老師交流的時間。
不出所料,學霸李季深又在和老師進行人類社會文化知識的深入交流。
上輩子的劉不著在心裡有些離經判道,根本不重視學習。學習態度得過且過,最後連個本科都沒考到。
最後用著比本二線低30分左右的分數,報讀了個外省的專科。
迎來的並不是想像中那樣輕鬆快樂的&ot;大學&ot;生活。
選了設計專業之後,才發現這個專業根本不是自己想像的樣子,備受煎熬想要脫離苦海的時候已經錯過了轉專業的時機。
專業課幾乎排滿,又多又枯燥,作業很多,需要動手還會被退回重做。
學校還有加部門修德育工時的要求,部門又有一堆的事情等著去做。
讓生活更加難過的是,因為一些原因,劉不著得努力兼職養活自己。
他就是大冬天趕著去兼職,才在路上出了車禍然後一命嗚呼。
劉不著覺得,他這個人生經歷也不算太太太過平凡吧,不是還加入了勵志元素嗎?
不管怎麼說,腦子裡那個故事劇情的光輝沒有照耀到他的身上,在故事敘述範圍以外。
所以無論他經歷如何,在故事劇情裡,他都算不上一個路人甲。
如果要把,把握住有限的生命努力成為路人甲,這個主題貫徹落實。
那劉不著只有努力和故事裡的人物接觸,小程度的融入他的生活,才有可能升級成為路人甲。
重生之前的生活,是煎熬,是折磨,但也是人生路上的磨刀石。有一句話說得好,現在吃苦受累,以後出了社會,就不會覺得那麼累了。
這樣的生活,能讓你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