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地籠事件(第3/3 頁)
?”
宋青書輕笑:“有什麼不敢?這對我們電視臺來說,是好事呀!”
不用朱偉光說,他都知道該怎麼做了。作為一名合格的電視臺工作者,要是這點熱點嗅覺都沒有,那很不應該。
至於後果,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子頂著呢!電視臺大佬如雲,還輪不到他一個小小的主任操心。
再說了,他們電視臺也不怕,誰還沒有點背景呢?
先把好處吃下去再說。
“對了,地籠裡面的魚獲,誰都不許動,別讓我說第二遍。”宋青書目光掃向節目組的人。
要知道,地籠裡面可是有刀魚的。刀魚什麼價格呀?
難免會有人鋌而走險。
別到時候爆料爆到自己身上,那就搞笑了,以後在電視圈還怎麼混?不得被同行笑死呀?
“可以聯絡野生動物的有關部門,發生這種事,有他們出面更好。”張耀華提議。
死了一條江豚,那可不是小事了。平時對普通人就那麼狠,捉點麻雀都要送人家進去,就看這次他們有沒有能耐了。
朱偉光卻不怎麼好看:“人家說不定是自己人。”
“沒關係呀!反正我們是通知了,他們不派人過來處理,順便曝光咯!讓大家看看他們的雙標。
既然要搞,那就搞一次大的。”張耀華淡笑道。
“嗯!有道理。”
宋青書比張耀華還嫻熟,除了通知野生保護動物的相關部門,還報了警。
正如張耀華所說,既然要搞個大新聞,那就往大里整,最好就搞得沸沸揚揚,對他們來說,熱度越高,好處就越大。
雖然有利用江豚屍體炒作的嫌疑,但這也是為江豚討回公道吧?
這時候,正在整理那些地籠的人喊道:“你們看,這是不是中華鱘?”
那人不確定,感覺跟之前拍攝到的中華鱘,好像又不太一樣。這種不認識的魚,他感覺最好還是別碰。
張耀華和朱偉光走過去。
“這是白鱘,又是一條一級保護動物,雲澤公司,這次看伱們怎麼解釋。”朱偉光冷笑道。
看到那地籠,正是雲澤公司的,還有他們公司的標識呢!不能抵賴吧?
只見那條白鱘已經沒了氣息。
只見它長一米左右,幾乎塞滿了整個地籠,吻長劍狀,其長為眼後頭長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後逐漸變寬,前端鈍尖,狹而平扁,基部肥厚。
白鱘的頭極長,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狀的陷器。
古書上有“鮪口在頜下,長鼻軟骨者也”的記載,將白鱘的生態特徵作了精練的概括。
白鱘與中華鱘和達氏鱘的主要區別是體上及頭部均裸露,沒有骨板被覆,上下頜上具有細牙齒。
據瞭解,白鱘棲息於長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鹹淡水水域成活,偶亦進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個體多棲息於幹流的深水河槽,善於游泳,常遊弋於長江各江段廣闊的水層中;幼魚則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長江口的半鹹水區覓食。
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佈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如今白鱘瀕危狀況也不亞於大熊貓。
“啊!又是一級保護動物?”
宋青書麻了。
這次,真的捅了馬蜂窩。
又是江豚,又是白鱘,有關部門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難了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