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可造之材(第2/2 頁)
以知道男戶主沒出去。
才會在女戶主說男戶主不在家的時候感到奇怪,從而開啟門出來。
而女戶主可能也知道女鄰居窺探她家,所以知道對方懷疑自己,才不得已把男主給放進了門。”
“如果男戶主真是瞎子,那說不定女戶主早就識破了調音師的演技,所以在關門的時候可以聽見連著四聲的插銷聲,女戶主應該是已經動了殺心了。”
“其實調音師應該在摔倒時就發現了吧,畢竟地上全是血,而且有味道。”
“這裡有個細節,一進門的時候可以看到架子和油漆桶,說明女戶主家真的在裝修,而女戶主很可能用油漆蓋住了血腥味,同時也能說明鉚釘槍的來處。”
“的確是細節滿滿,讓人細思極恐,不簡單啊!”
“更出色的還是優秀的敘事手法與鏡頭語言,開片就是採用倒敘的方式,將故事的結局前置以勾起觀影者的好奇心理。
伴隨調音師彈奏的鋼琴聲和壓抑的畫面氛圍,不禁讓觀眾對主人公的身份及其正在經歷的事件產生主動性聯想,成功地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還有大量的鏡頭特寫交替切換,幾組閃回特寫不僅烘托出詭異氛圍,還從視覺心理上增加了男主角所處環境和所作之事的荒誕性。
種種的不合理性所產生的疑問成功地在一兩分鐘內就完成了全片懸疑基調的設立。
而這個倒敘所產生的充滿懸念的開頭,其實正是影片驚悚的結尾,整個開篇結構不僅精巧並且耐人尋味。”
“當調音師進入女戶主房間的一瞬間,鏡頭對門內做了一個緩慢的逐步推進,攝影鏡頭的縱深感給整體環境製造出一種令人恐懼的氛圍。
使人對屋內的情景產生心理距離,很好地將情緒節奏慢慢推向極致。”
“優美的鋼琴曲在驚悚的環境下多了一絲黑色諷刺的意味,還有鏡面反射的原理,將室內影像放入圓形鏡子中,形成極具壓迫感的構圖。
使得鏡子中的影像形成了遠處的死者、調音師和拿著槍的女戶主三人的封閉影像空間。
非常技巧性地暗示了調音師與其他二人的微妙關係,也隱含和預示了調音師的結局。”
“故事的結尾放置到開頭,由此在敘事上形成一個首尾相接的閉環結構,成功地撐起了全片的懸念感,不簡單,不簡單!”
……
幾位老師拉片一樣,將《調音師》給逐幀分析了個遍,聽得陳諾都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這部短片真牛逼!
然後,所有人都看向了陳諾,這真的是個天才。
就《調音師》展現出來的出色的掌控力和排程能力絕不是一般導演擁有的,甚至入行幾十年的老炮兒也不一定行。
而陳諾才20歲,大四還沒畢業就有了這份功力。
加上《黑洞》和《負重前行》中展現出來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這讓在場的眾人驚疑的同時,更多的是興奮,這絕對是個可造之材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