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3 頁)
154李元度:《與孫琴西方伯書》,《天嶽山館文鈔》卷三十六,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臺北)影印版,第2139頁。
155上述引語,均見之於朱孔彰:《中興將帥別傳》卷二十五中,嶽麓書社版1989年1月版,第284頁。
156黎庶昌:《莫徵君別傳》,《拙尊園叢稿》卷四,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臺北)影印本,第310頁。
157蒼,三蒼;雅,爾雅。均為有關文字名物訓詁的古書。六藝,即儒家六經。
158同注154,第310頁。
159《曾國藩全集&iddot;家書一》,嶽麓書社版,第57頁。
160《曾國藩全集&iddot;奏稿一》,嶽麓出版社1987年4月版,第24頁。
161同上,第25頁。
162同上,第26頁。
163同上,第27頁。
164同上,第27頁。
165徐凌霄、徐一士:《曾胡譚薈》,山西古籍出版社版,第24頁。
166黎庶昌:《曾國藩年譜》,嶽麓書社版,第1718頁。
167徐凌霄、徐一士:《曾胡譚薈》,山西古籍出版社版,第25頁。
168曹振鏞(1754~1835),字儷笙,安徽歙縣人。乾隆四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累遷侍講、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內閣學士、工部、吏部侍郎、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大學士、軍機大臣諸職。
169潘世恩,字芝軒,江蘇吳縣人。乾隆五十八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後官至大學士、軍機大臣,參見《清史稿》本傳。
170疲苶,老朽疲沓。
171羅爾綱、王慶成主編:《中國近代史料叢刊續編&iddot;太平天國》(第七冊),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43頁。
172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商務印書館1997年8月版,第618619頁。
173黎庶昌:《曾國藩年譜》,嶽麓書社版,第13頁。
174《曾國藩全集&iddot;家書一》,嶽麓書社版,第197頁。
175參見《清史稿&iddot;列傳一百五十》穆彰阿本傳。
176同上。
177同上。
178《曾國藩全集&iddot;書信一》,嶽麓書社版,第76頁。
179《曾國藩全集&iddot;家書一》,嶽麓書社版,第212頁。
180趙蕤:《長短經&iddot;臣行》。
181《曾國藩全集&iddot;家書一》,嶽麓書社版,第227228頁。
182《曾國藩全集&iddot;書信一》,嶽麓書社版,第80頁。
治亂世的前提是除暴安良,這是曾國藩一貫的理念。所謂積玩之後,振之以猛;但願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身得殘忍嚴酷之名亦不敢辭……曾國藩的嚴酷,為他博得了&ldo;曾剃頭&rdo;的綽號,但也穩住了湖南的局面。
曾國藩於七月二十五日在安徽太和縣小池驛聞訃,二十八日即趕到九江,準備僱船溯江而上,走水路返鄉。在九江,他收到江西方面的奠銀千兩,救了他的急。三十日起航,卻遇到了頂頭風,到湖北黃州三百里的水路,足足用了十一天。於是改走旱路,八月十二日抵達省城武昌,&ldo;始知湖南訊息。長沙被圍危急,道路梗阻,行旅不通,不勝悲痛焦灼之至。&rdo;1儘管如此,他還是決定儘快返鄉。十四日自武昌啟程,十八日到嶽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