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5 頁)
此時真相雖未大白,事情的犯案者,主使者,卻是已經慌了神。
七皇子挑起這次暗殺事件,本來是作了多方的考慮,埋伏了重重人手在林甫的赴宴路上。
他也不是蠢人,自然不會幹毫無打算的事情。本來他算得很好,自己的關係在兵部,這堂而皇之的刺殺事件,和兵部有關係的自己最容易能做到派人伏擊。
證據雖然指向自己這個方向,因為他的關係在兵部。但此時的事情,真亦假來假亦真。明知用伏殺的手段,撲殺了這位狀元郎自己的嫌疑最大,但仍舊為之,這叫故佈疑陣。
發生了這種無頭懸案,每個人都有嫌疑,就算是邀約他去的太子,也有嫌疑。此刻最沒有嫌疑的人反而是最有嫌疑的。
只要林甫死了,自己這邊沒有人被抓住。那麼到最後全是打嘴仗的事情。
你說你太子邀請林甫赴宴,還有誰知道?這路上被撲殺了,你是不是有嫌疑?
雖然這麼多人埋伏在京中,七皇子最有嫌疑,但正因為這嫌疑和太子一樣,擺在明面上,也就不足為信。
反倒是前幾天要屈打林甫的三皇子,此時摘得這麼幹淨,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
七皇子想得很清楚,只要林甫死了,那麼剩下的都是扯皮。他林家那一脈本就只剩他一個了,此時死了就算引起反撲。卻也是後勁不足。
莫說這件事嘴仗永遠打不清楚,就算是退一萬步,自己基本被確立為嫌疑犯,只要自己咬死不放,他們也沒有證據,自然也奈何自己不得。
若是能順勢撲殺太子,自己這風險擔的也就值了。
可這計劃卻是建立在一個條件上,那就是派去的人沒有被留下。
所以七皇子派去的弓弩手都是精英人物,而且交代了他們,完不成任務不要緊,把箭矢射完了就跑,不被抓住就行。
而那位八品高手,則是他在軍中結交的親信高手。八品也是數得上號的人物了,殺一個文弱書生綽綽有餘,所以七皇子並沒有太擔心他。
但誰能想到,反而就是這位實力最高強的人,被留在了當場!
並且,由於小林公子抄近道趕路,導致伏擊的地點出現了差錯,七皇子的人遲了一些才調整好位置。
動手的時候八品高手沒有到位,兩邊配合上出現了失誤,竟然錯過了突襲時刻這一最好的機會。
七皇子暗罵那個八品高手是個蠢驢,看見林甫有點功夫不會去殺太子嗎??若是殺掉了太子,那這件事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林甫就算是新科狀元,那畢竟也是小人物,現在沒有什麼官位在身。
可太子可是儲君啊!!!名義上身份僅次於皇帝的尊貴人物,殺掉了太子,才是除掉了他帝王之路上最大的障礙。
此事的原因,乃是因為林甫的出現,兵部的人在朝堂上為他出頭,這觸及了七皇子的底線。因為那是他用來參與奪嫡之爭的最大助力。
因而七皇子當機立斷,要在他還沒有成氣候的時候,先強勢將他撲殺,免得日後節外生枝,有什麼變故,分走自己最大的力量。
這個計策也是他和幾個親信謀士們討論了良久的,只要殺掉林甫或者太子,不談嫁禍三皇子成功與否,自己只要不暴露就賺了。
可偏偏穩得不行的計劃,卻是因為林甫一個人橫生這麼多變故,非但林甫沒死,還留下了自己的那個親信!
雖然聽說他被劈得面容模糊,一時還未分辨出到底是誰,可這。。。。。這也只是時間問題啊!
第一零六章 成死局
“禁軍那邊的摺子已經送過來了。”陛下在御書房裡破天荒地沒有批奏摺,而是揹著手在看大陸的地圖。張公公知道陛下這是很不高興,因而也不多話,只是把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