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第1/2 頁)
她為洪氏彌縫過, 從自己攢的購置小院銀兩裡拿出七百兩送去顧府, 被顧凝熙退了回來,陶心荷也沒與之推拉,便重新興起搬出陶府的念頭, 忙碌家事之餘頻頻坐車出門, 在口舌靈便的牙人陪同下四處親自檢視院落, 並沒有假手他人。
即使礙於應下弟弟陶沐賢要待他的孩子出生後再議另居,陶心荷也準備近期便將獨屬於自己的院子買定,費一番時日裝弄擺飾, 慢慢添置傢俱物事, 不等新生侄子或侄女滿月,見她出生就搬出。
四五月暮春轉夏, 天氣日漸炎熱, 陶心荷不想讓家人察覺端倪, 出府尋院子總是緊促地快去快回, 十分費神費力, 勞累體膚。
每每安慰罷打不起精神的薔娘,陶心荷更加精疲力盡。她對自己的管束不由得放寬三分, 時不時翻看顧凝熙寫來的信函解悶, 頗有些看心儀話本子的味道。
顧凝熙會用他自己和模仿陶心荷的兩種字跡寫信, 彷彿兩人對話一般, 錯落有致, 繞富趣致。
陶心荷不得不暗自承認,她看得津津有味, 常常被代入顧凝熙描繪的昔日夫婦同處細節、他近日心境和對未來的展望中。
譬如,顧凝熙寫自己揣摩女子容貌:
「荷娘,昨日讀書,我看古人寫到「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什麼「眉眼盈盈處」1,我若有所感,以為能觸發畫你小像靈感,興致沖沖將書房珍藏的前人山水丹青鋪滿桌案,對視良久。
猶未能領悟真意,我喚下人打水至,一盆清水倒映我模糊影像,探手入內一攪即碎,彷彿聽到小廝在旁竊笑有聲。
我再度把玩八寶格上青玉山石盆景,遙想名山大川雄偉風光,卻不能與女子黛眉相聯絡,恐怕我還是個俗人,依然在看山是山2的愴俗谷底吧。荷娘可會笑我?」
譬如,顧凝熙寫自己如今喝苦丁茶甘之如飴,多謝荷娘當日想出這法子捉弄,可惜想看自己面目扭曲再不可得,他不會再被苦到了:
「日後,荷娘若想對我小懲大誡,只怕要另想他法為是。也許你閱至此處,會嬌嗔一句,想費我心神,顧凝熙想得頗美。」
兩種字跡交替,就彷彿顧凝熙捏著嗓子學陶心荷說話一般,彷彿兩人並無裂痕,就是夫婦間調笑而已。
陶心荷伸手摩挲「想得頗美」等一行簪花小楷,會心一笑。
譬如,顧凝熙問她:
「今日端午佳節,荷娘你食了幾枚粽子?糯米頗費胃經,不宜多用。在紅棗粽和豆沙粽之間,你是否猶疑了許久?」
告訴下人自己要午眠,在房中獨處的陶心荷,捏著信紙張唇不發聲,傾吐心事。
四月底陶沐賢又是一日短假,不知與洪氏產生了什麼口角,五月初一大清早,陶沐賢照常回書院後,洪氏便哭哭啼啼繞過陶心荷,找到公爹陶成,說自己想回孃家小住。
陶成不以為意,點頭應許。陶心荷維持著管家人的責任,為洪氏將車馬、禮物打點妥帖,親自送她到了府門口,送她登車,只是兩人一路都無人開言罷了。
陶心薔知道的時候,嫂子已經離府,她問了一句何時回府,無人知曉,她自己還心煩意亂,也就撩開手。
陶心荷暗自心想,到了五月底,洪氏若還沒有回府意思,便讓陶沐賢自己去岳父家接人,因此她也沒有摻合。
一向最愛熱鬧的陶心薔,今年端午都沒有赴宴趕龍舟會,陶心荷嫌天氣悶熱,心緒廖然,更懶得出門。至於陶成,則向來不在乎這些耽誤他研究的節日,難得的非逢十休沐日,他只是窩在書房調弄機械而已。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的陶府,不過是四處插了艾葉、撒了雄黃,闔府主僕應節吃了粽子而已,並沒有別的府邸那般豐富多彩。
陶心荷想起以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