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第1/2 頁)
319【彪悍】
滇省民族大學裡面有個博物館,那裡展出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很多文化風俗。其中給我極大震撼的是佤族人頭祭的場景。雖然解說員一般會主要介紹場景中的木鼓,可是旁邊那祭品可才是真貨,一九五幾年留下來的,據說是佤族最後的人頭祭祭品。
在過去,佤族有一種祭祀活動——人頭祭。如果某一年收成不好,或者是遇到自然災害,佤族人會派一個族內勇士埋伏在樹林裡,等外族長髭鬚的男子夜晚路過,便上去一刀砍下他的頭帶回部落。這一項活動也被稱作“獵人頭”。被獵頭的外族人必須是身強力壯而且是長髭鬚的英俊男子,據說這樣容易取悅保護神,從而使民族得到祈福。回到部落以後,必須給人頭戴上紅包頭,族人輪流把酒和米一口一口嘴對嘴地餵給那個人頭,然後幾個婦女邊哭邊給人頭梳洗,之後才開始祭祀流程。
由於各個少數民族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同,身上的氣味會不一樣,而且各個民族的臉譜特徵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很好區分本民族與外族。
因此在以前,民俗學者去考察少數民族都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不知道當地風俗的人,有可能就命喪當地。曾有外地人不聽勸說,半夜起來方便,不幸遇見獵頭人,一命嗚呼。最後被獵去的頭也只能悄悄請人幫忙偷回來,才能保留全屍。
直到一九五幾年,ao主席對佤族這項風俗明令禁止,據說主席當時聽說這種風俗後說:一定要用人頭嗎?老虎才是害人的嘛,用老虎頭行不行?從那以後,就沒有再用人祭祀過了。
當然,現在滇省以旅遊為主業,已經移風易俗,去那裡沒有什麼這方面危險了。不過在我看來,滇省人民彪悍的民族性格還存在影子。這個因為我也是少數民族,所以十分能理解。在此就不便細說,我還是很喜歡滇省那種異域特色的,歡迎大家到滇省旅遊,親自感受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氛圍。
320【反差萌】
在泰國支教時,學校有個體重200多斤的胖老師,吃飯他都得一個人坐兩個座位的那種。
有一次學校年底聚餐,氣氛剛起來的時候,校長突然上臺,宣佈那天是一個老師的生日,學校還為他準備了蛋糕慶生,讓大家猜猜是哪位老師生日?
胖老師平時熱心助人,人緣一直不錯,有相熟的同事立刻猜出了是那位胖老師過生日。現場頓時沸騰了,大家唱起生日歌,催校長快推出蛋糕。
於是,燈光變暗,生日蛋糕在萬眾矚目下用車推出來。沒想到竟然是個還沒有手掌大的碗杯蛋糕,上面點著一根細細的蠟燭。
那些泰國老師還煞有介事地三個人共同把蛋糕抬到他面前,胖老師原本的熱淚盈眶差點變成了內牛滿面。看到體型巨大的人面前放著一個小小的蛋糕,那反差讓臺上的校長和臺下的我們都差點笑瘋。氣氛頓時達到嗨點。
然後校長把胖老師叫上臺,發表生日感言,還親手給胖老師發了紅包。不得不說泰國人民歡樂多,這個校長太好玩了。
321【師德】
別看泰國對第四產業比較包容,但是對職業道德十分看重,尤其是被稱為“第三位神”的教師。所以對教師的要求都會嚴於其他職業,例如教師不能穿長度上膝蓋的裙子,就算穿衣服褲子,也不能穿短褲或修身衣褲,不能顯露身體曲線。
比較意外的是,泰國嚴禁師生戀。這不是法律規定,而是對教師的道德要求。敢對學生下手的老師,被發現的輕則被開除,重則登報上電視直接社死。而且以後再也沒有單位敢收留這種品質的人。
相反,國內倒是經常見到師生戀。尤其是某省十分常見,認識好幾個大學老師都是娶的自己學生。我讀研的時候曾經接待過一個國內大學交換過去教書的老師,他說原先他們大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