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第1/2 頁)
305【迷信】
泰國人的迷信,估計全世界只有印度人能與之匹敵。好就好在,泰國人比較寬容,不像印度人那樣會使用迷信來相煎何太急。
泰國中央電視臺有一檔靈異節目,傳說收視率不錯,我們去小飯店吃飯時老闆經常播放,沒人提出調臺。跟帶丸某衛視以前的一檔靈異節目一樣,通常是熱心群眾提供熱線,有些還會提供一些猶如座機拍出來的極為模糊的影像,然後節目記者前去採訪。若說那段影像還有點耐人尋味,可是當事人的誇張表述和表情就覺得有點假了,然後還有什麼大師分析就更加鬼扯。這種節目仔細看了幾期,無非也就是某地某人被鬼上身啊,某地山洞裡出現一根龍頭形鐘乳石引起當地民眾跪拜啊之類。泰國是旅遊國家,不知道是不是在以此製造網紅旅遊打卡點的事件。
而且這種事情不光在節目上有,在官方報紙的頭版頭條有時都可見。
如果說這些還是他們關門在家玩的扯淡遊戲,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曼谷素旺納普機場靈異事件更是搞得世界知曉,隨意上網搜都有一堆關於這個機場的傳說。這個機場裡面有許多神話史詩《拉瑪堅》裡面的巨人雕塑,還有一組“攪拌乳海”的場景雕塑沙盤,出發層還供有一個舍利子。雖然不太相信那些傳說的事情,但也不得不感嘆泰國人在這方面的細緻防護。
感覺泰國人最喜歡做的就是拜,樂此不疲。除了跪拜,還有隨時的雙手合十拜拜,見面薩瓦迪也是互相合十拜。延伸出去,看到佛像、神像、觀音像,雕塑也拜、圖片也拜,就算是他們不認識的神,也有人會去拜。有一陣子我真覺得如果哪天我自己籌錢在泰國什麼地方建座小廟,會不會有人來拜我、給我捐功德呢?
306【橘生淮北】
動物園如果要引進非當地物種,還得營造這種動物出生地的環境,確實是不小的開銷。
曾經看到過一個翻車案例,那就是廣州長隆動物園的犛牛。竟然跟別的熱帶動物一起放養,哎媽呀,那當地氣候真是把人家熱慘了,落得一根毛都不剩啊。
然後講解員還跟你說那是犛牛,你信?
307【目不識牛】
大一時候班上有個hlbe來的同學,第一次跑到大西南來讀書,在我這裡發現一張水牛的照片。她當時很驚奇,問我:這是啥呀?
我只當她在開玩笑,畢竟我孤陋寡聞,沒見過不認識水牛的人,可是又一時摸不透她開這個玩笑的目的,只好呵呵了。
可是她確實一臉認真的樣子,又問:難道是牛?我才開始察覺她並不是在開玩笑,便隨口說:不然呢?
她說:牛不該是黑白花的嗎?
我終於意識到她不認識水牛的原因是他們那邊真沒有這個品種。於是我說:其實這也不是牛啦,是我出去玩發現的水怪,剛好被我拍到了,你瞧,它剛從水裡上來不是?
308【網路時代的山歌】
在我們這邊的老鄉里面,網路時代催生出一項新傳統:微信對歌群。ψ(`?′)ψ
看過電影《劉三姐》就知道,以往傳統對山歌是三五,面對面,一問一答,跟聊天擺龍門陣一樣,可以唱一夜。可是有時候家裡沒空,或者農忙季節,不能聚在一起唱歌,歌癮大的人就十分難過。
智慧手機興起以後,微信山歌群應運而生。我一直覺得微信語音是個雞肋,結果被這些老人家用得出神入化:不管什麼時候,人在哪裡,隨時隨地拿出手機來唱幾句,誰聽到了,又唱回來,一句都不會落下,還可以重複聽,真是不要太方便哦。
309【文化衝突】
螺螄粉市有個詞叫做“搏抵”,意思是往死裡佔便宜,是帶有貶義的一個詞。
大學時候班上有個遼寧來的同學,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