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5 頁)
無辜的抱怨道。
寒鏡轉過身來,看到石韋那健美的身子時,失落的情緒煙銷雲散,取而代之的則是久旱逢雨的衝動。
她不待石韋穿好衣衫,便是如狼似虎的撲了上去。
…………………………………………
那一夜的快活之後,次日,石韋便帶著表姐於桂枝起程。
離開歷陽,一路直奔江岸。
石韋前腳剛剛抵達醫營,後腳便收到了西邊發來的宋軍最新戰報。
曹彬進展之神速,著實令他感到吃驚。
自前日攻克池州之後,宋軍馬不停蹄,一路東進,連克沿江的銅陵、蕪湖等要塞,前鋒距離採石磯已不到二十餘里。
一天後的黃昏,宋軍水陸並進,逼近至採石磯一線。
石韋站在江邊,藉著斜陽的餘暉,清楚的目睹了發生在江對岸這場激戰。
根據情報,採石磯守將為馬步軍副都署楊收,兵馬都監孫震,麾下有約兩萬多南唐步騎。
人數上,宋軍並不佔優勢,且南唐軍以逸待勞,本是佔據著上風。
然南唐國自中主以來,重文而抑武,軍備廢弛相當嚴重。
而此番南征的宋軍,則是自周世宗時代就南征北戰的精銳之師,此時進攻採石磯,人數雖少,但鬥志和戰鬥力卻遠高於南唐兵。
戰役的結果正和石韋預料的一樣。
開戰還不到一個時辰,兩萬多南唐守軍就全線潰退,當太陽尚未落山之時,對岸採石磯上,便已高高的飄揚起了大宋的旗幟。
宋軍攻陷採石磯後不久,樊若水便率領著大批的民丁工匠趕到了長江北岸。
次日天亮未久,上千艘的黑龍大船又從上游陸續抵達,樊若水便指揮著數萬民夫,開始在長江上搭建浮橋。
此前之時,宋軍已在石碑口試搭過浮橋,並且已經獲得成功,算是事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然而採石磯附近江面雖然窄,但水流卻相當的湍急,此時雖已入秋,長江進入枯水季江,採石橫江一帶多浪平灘淺,但依然不可小覷。
樊若水等了這些年,終於等到了屬於他的一天。
長久以來的潛伏,使他對採石江面的一波一浪都幾乎瞭如指掌,在他的指揮下,上萬民夫和數百的工匠日夜趕工,終於用三天的時間,成功的搭建成這道橫跨長江的浮橋。
有史以來,長江上的第一座橋。
浮橋搭建成功的前一天,潘美所部的中路軍業已抵達北岸。
浮橋一成,前敵統帥曹彬便命本部兵馬,以及潘美所部人馬,迅速的由浮橋渡江,然後沿長江南岸,一路向金陵城挺進。
作為醫營的統領,石韋帶領著他的數百名醫官,跟隨著大軍相繼過江。
因是需要等待後續的藥車過江,石韋抽得空來,便在熊青葉的保護下,去往了離採石不遠的當塗城。
時隔數年,石韋終於又一次踏上了當塗的土地。
當他縱馬進入當塗城時,一瞬間諸多的感慨湧上心頭,不禁感慨世事無常。
誰能想到,曾經這座差點要了他命的城池,而今,他卻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昂首闊步的回來。
大街之上,一隊隊的宋兵往來巡邏,各家各戶因是害怕被戰火牽連,均已門戶緊閉。
一路所見,皆是蕭條之狀。
經過平安堂時,石韋發現這座自己發跡的醫館,眼下已是一片破落,只餘下一片殘墟斷壁。
石韋一看便知這是那李煜的傑作,想來當初他是恨自己之極,連這一座小小的醫館都不放過,竟是小氣到將之夷為了平地。
“青葉,今日能重回故鄉,感覺如何?”石韋忽然問道。
熊青葉卻嘆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