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剃頭”了。曾國藩用“心”一舉打敗了洪秀全。
道學崇尚“水”、崇尚“柔弱”、崇尚“不爭”、崇尚“無為”、崇尚“無私”……。聽起來很深奧,從道學演變出來的“武學”;諸如“太極”、“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是進攻的,全部是防守,“以守為攻”才是奧妙所在。也就是說:道學是修煉心境的。
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我理解為: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表面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系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慾望,正是這個慾望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多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與*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老子用美與惡、善與不善等,指出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立和統一的結果。這與兩千多年以後誕生的*主義矛盾對立統一的唯物辯證法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老子說:“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無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闡述了一箇中華民族最好的美德:大公無私。大公無私不代表無私,劉少奇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其實是辯證法關係。凡大公無私的人,他從來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處處為別人著想。換言之,就是別人會在他那裡得到了實惠,當大家都得到了實惠,而他還什麼也沒有得到時,大家還會袖手旁觀嗎?當大家都來幫助他時,他得到的還會少嗎?他處處都為別人的安危著想,而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當大家都感到平安了,還會不管他的安危嗎?當大家都來保護他了,他的安全還會有問題嗎?
老子說:“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其實是一個辯證法關係,以天下為己任、大公無私的人,得到的回報會更豐厚,那就是社會會把權力和地位交給他;有了權力和地位,他可以更大範圍的造福人民,社會會把更大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交給他;有了更大的權力和更高的地位,他又可以為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社會會授予他崇高榮譽。可以說:“大公無私”得到的回報是豐碩的。
老子說:“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老子在這一段裡,把“認識論”闡述得淋漓盡致。萬事萬物遠遠早於人類就已經存在了,這就是“道”。人類在不斷與惡劣的生存環境鬥爭的時候,開始是被動的認識自然的表面現象,這就是“名”的產生過程。當“名”發展到一定準確程度的時候,隨著認識的不斷加深,人們把這些“名”歸納總結,就產生了“科學知識”。於是人們用科學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開始主動更深層次的探索自然奧秘。又有新的“名”產生,隨著認識的進一步加深,更新的知識又將誕生。在人類的認識過程中,會不斷消磨認識的鋒銳部分,消除各種認識的意見分歧,融合各種觀點的光輝,最終形成共同的觀點。這就是人們探索自然、認識自然的過程。
老子說:“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判斷事物,在當今找不到根據,就到古代前人的經驗中去找。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先賢就已經意識到了,借鑑前人總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