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裡死去。但盟軍方面最初並不相信這一說法,懷疑這是希特勒為了脫身而故
意施放的煙幕。
次日早晨,蘇軍的突擊部隊衝進了總理府,兩天以後,蘇軍一支搜尋隊
奉命搜尋&ldo;元首避彈宅&rdo;出口,從左邊看有一個彈坑,彈坑裡的土是鬆軟的,
一名士兵看到一條灰毛被子的襯角露在外面,他立即叫來同伴,把兩具燒得
蜷曲的屍體抬了出來。
彈坑裡的土挖開後,又發現了兩條死狗,一條狼狗和一條獵狗,那條狼
狗骨架高大,耳朵、頸上掛著一塊刻有&ldo;永遠把我留在你的身旁吧&rdo;字樣的
牌子,這是希特勒的警犬勃隆狄。兩具屍體被運到了柏林北部的第496 外科
流動野戰醫院裡,由白俄羅斯著名的法醫和病理解剖專家中校福斯特&iddot;伸加
拉夫斯基親自對屍體進行解剖。
福斯特在鑑定書上寫道:
&ldo;在一支長163 厘米,寬55 厘米,高53 厘米長的木箱裡送來了一具燒
焦的男屍在被火燒過後極度彎形的屍體上發現嚴重的致命傷或疾病的明
顯的特徵嘴角發現幾小塊薄壁細頸玻璃管的碎片因氰化鉀中毒致
死。&rdo;
福斯特接著寫道:&ldo;經過解剖,主要的發現是鑲有大量假齒橋、假牙齒、
牙套和填齒料的上下頜,這能作為這具屍體是希特勒本人的物證。&rdo;
為了辨認這些物證,蘇軍派戈爾申上校攜帶翻譯葉連哪&iddot;勒熱夫斯大基,
驅車去執行新的任務:尋找希特勒的牙醫。
他們找了好久,終於來到&ldo;沙裡丹&rdo;大學醫院的大樓前,有人告訴他們,
卡爾&iddot;馮&iddot;艾肯教授主持的一所耳鼻喉醫院給希特勒治療過。
卡爾&iddot;馮&iddot;艾肯是個又高又瘦的老頭,他承認自己為希特勒治過病,並
提到希特勒的私人牙醫莫勒&iddot;布拉施克教授。戈爾申上校在一位大學生的幫
助下,找到了布拉施克教授的私人工作室。可惜,這位教授已隨同希特勒的
副官逃離柏林到柏希特斯加登去了。
這時,有人告訴戈爾申上校,和布拉施克教授一起工作過的還有一個叫
克特享的女士,她住在帕裡譯爾街29‐40 號1 室。那位大學生又主動去找她。
不一會,一位體態苗條,面貌妖繞、大約三十四歲左右的女人走進屋來。
1937 年起她便在布拉施克處工作,她最後一次看到希特勒是4 月初。
戈爾申上校問她,這兒有沒有希特勒的病史記錄,克特享作了肯定的回
答,並立即取出一口卡片箱。戈爾申緊張地注視著她翻動卡片的手指。希姆
萊、賴伊、戈培爾,病卡一張一張閃過終於找到了希特勒的一張病歷卡,
可是沒有x 光片。
克特享推測,這些x 光片會不會在布拉施克教授的另一間辦公室裡‐‐
即在總理府那裡呢?前些日子做好了幾支牙套,還沒有來得及為希特勒裝上
去。戈爾申上校、葉連娜同克特享重新驅車到總理府。
他們透過拱形前門,往下走去。一盞暗淡的燈光給他們三人照明。地下
室內空蕩蕩的,令人心寒。
克特享把戈爾申和葉蓮娜帶到一個小倉庫,這裡放著一支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