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特勒的絕對忠誠而採取的一項大膽建議‐‐這與密謀分子的目的差距何其遠
矣!
但是,這位霍法克還是帶著一種錯覺以為即使自己不說,這位陸軍元帥
也一定知道了他們的密謀行動,知道了並贊成了暗殺希特勒的計劃。
因此當天下午,霍法克中校興沖沖的跑回巴黎,凱旋般的衝進他在皇家
旅館的房間,對同謀者福肯豪森男爵說,&ldo;我度過了一生中最有趣的時光,
把所有的牌都攤在桌上,什麼都對陸軍元帥說了。&rdo;
霍法克是個羅曼蒂克式的人物,也是一個性急好動的幻想家。在隨後的
幾小時裡,他每描述一次自己跟隆美爾的約見,就要把成績的法碼加重。這
一方面是出於對隆美爾的崇拜的虛榮心,另一方面是他對他們這次會見的嚴
重誤解。他對他身邊的另一個同謀說:&ldo;遠遠比我希望的還要成功。隆美爾
幾乎按捺不住,他要求馬上就下手,即使德國內的陰謀失敗也在所不惜。&rdo;
接著他又向施圖爾納格匯報:&ldo;隆美爾絕對聽從我們的支配。&rdo;不知不覺的,
這位希特勒的忠心耿耿的陸軍元帥竟成了那天晚上密謀分子的中心人物。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次會談產生的誤解現在帶來的嚴重後果了。更為要
命的是,霍法克連自己也在逐漸相信自己顯然已過於誇大了的戰績,並且以
此作為行動的指導方針,這就是霍法克為什麼在審訊中一口咬定這些自以為
是的事實的原因。這樣做產生了一個客觀的結果,即無論隆美爾同意參加密
謀還是拒絕參加密謀,對於希特勒來說,他都成了一個反對者‐‐一旦事發,
他必須死去。
第二天早晨,霍法克連忙奔往柏林。米歇爾博士用車子把他送到火車站。
霍法克喋喋不休的向他談著準備在作戰會議上暗殺希特勒、戈林和希姆萊。
&ldo;施圖爾納格派我前往柏林請求他們火速行動,我已簡單的向隆美爾談過。
他完全聽我們的支配,並表示願意帶頭和西方國家交涉停戰。&rdo;
米歇爾有力地點了點頭,眼睛盯著前面的公路說:&ldo;既要使我們的革命
成功,又要做到不分裂整個國家,我們正需要隆美爾這樣傑出的人物。&rdo;
這的確是意味深長的肺腑之言。霍法克曾經跟陸軍元帥克魯格也有過交
談。克魯格要在兩天之後與在瑟堡和美軍接觸過的幾名德軍護士交談。顯然,
克魯格也在開闢與敵人接觸的渠道。
霍法克於7 月11 日在柏林見到了他的表兄克勞斯&iddot;馮&iddot;斯陶芬貝上校,
把自己在城堡的勝利同樣誇張的告訴了他。斯陶芬貝年逾四十,敢作敢為,
在非洲曾被一顆地雷炸掉一隻胳膊,但他堅強的挺了過來,他還對自己的理
想忠貞不渝,他披選為刺殺希特勒的執行者,因為希特勒把他捧為民族英雄
而賜與其參加軍事會議的特權。這樣他可以親自把炸彈帶入會場並安在一個
合適的地方。霍法克接著會見了卡爾&iddot;戈臺勒市長,文職官員的主謀者之一,
告訴他已把隆美爾爭取過來了。7 月16 日,刺殺行動前四天,斯陶芬貝對聚
集在一起的密謀者們談到現在西線的指揮官已經和他們站在一道了。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