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彌諾斯正想發作,一隻纖細蒼白的手搭在了他的肩上,一個充滿磁性的女性聲音在耳邊迴響起來:〃呵呵!彌諾斯隨它去吧,你自信能作出比虎王更出色的動員令嗎?不管他說什麼,只要一切都在我們掌握中就行了!〃〃啊!是母親大人……〃新年的喪鐘已經敲響,沒有鮮花,也沒有祝福,只有血腥殘酷的第二次創世聖戰。
第八章 創世聖戰Ⅱ
伊絲妲大會戰,這一敘事詩般的戰爭,締造了一個在未來500年稱霸西方的龐大帝國……'厲撒斯'。而這個結果又反過來令這場創世聖戰發生的年代變得非常好記……帝國曆元年。
戰爭向來都被稱為雙刃劍,而這柄改變紀元的雙刃劍在出鞘那瞬間就凸現出了變革的鋒芒,同時也如意料中一樣散發著濃濃的血腥味。
初期,冥界聯軍用技術與謀略彌補了雙方戰鬥力的差異,但天神方卻並沒有顯現出什麼新的變革。對天神來說,戰爭的初期和中期完全被舊勢力控制了。
……
創世聖戰是鬼神之戰,但它又毫無疑問的是世界告別神抵時代,跨入英雄時代的最後一戰。(天聖大帝的妖仙大戰是最初一戰。)因為在戰爭的最後,雙方的新生代都出現在戰場上,並把舊勢力的一切都撕得粉碎……
……布歇爾·D·波爾特《影響世界歷史的五次戰爭》……一月一日晨,八時,雙方都在草原上排好了自己的陣勢。也許是冥王的到來,天顯得陰沉沉的,伊絲妲草原透著一股強烈的壓抑感。
天界實施的是梯次陣列。第一梯次是土星部和太陽神部的十二萬步兵,統帥是土星部素有'騎士之父'美稱的山神厄科和太陽神部副將商業之神墨丘利;第二梯次是尼魯爾達親自率領的三萬鐵騎兵和太陽神部副將曙光女神奧羅拉率領的的兩萬飛馬騎士,其中鐵騎兵在左翼,飛馬騎士則在右翼;第三梯次是十萬天使軍團,第四梯次是天帝雷神本部八萬飛翼雷神和五千泰坦巨人。其中第一、第二梯次在塞特河南岸,第三、第四兩個梯次位於北岸。月神部五萬弓箭手和金星部四萬魔法師和聖女部隊則列在北岸兩翼,作為援護部隊。太陽神部一萬'光輝戰車團'在北岸陣列的左翼,扼守著東方通往北岸本陣的要道。
塞特河南岸,土星部和太陽神部將近十七萬大軍組成了天界的第一道進攻線。
九時,第一梯次的步兵在平坦遼闊的的伊絲妲草原上結成緊密的方陣,緩緩的向冥界聯軍的陣地挺進,金星部聖女施展的魔法護罩在方陣邊緣發出五彩的光暈。
尼魯爾達為了便於控制太陽神部驕橫的長槍兵,將他們與自己的重灌步兵混編在一起。當然,將槍兵和重灌步兵混編,從單純的戰術角度來看是無可厚非的,但後來戰況的發展卻令尼魯爾達後悔不已……
冥界聯軍前敵總指揮是魔族的名將喀戎。雖然戰役總指揮不是威名遠播的魔族第一勇士……夫利特大將軍,但是喀戎的用兵手腕在魔族也是首屈一指的。
按夫利特大將軍的命令,喀戎將魔族軍團排成'新月陣'。所謂'新月陣'其實就是把步兵排成半月形,凸面對著敵人,騎兵放在兩側,作為圍繞月亮的衛星。'新月陣'中央是十五萬鼠族和牛族的步兵,兩翼則是八萬羊族和兔族戰士組成的長槍兵部隊。左翼騎兵是五萬悍勇的突擊狼騎兵和三萬鷹族空軍混編的的部隊。右翼則是喀戎的長子蘭塞斯率領的五萬人馬族弓騎兵。冥界三聖的虎蛇猴三個軍團卻不知到哪裡去了?也許只有前敵總指揮喀戎才知道吧!
戰前,鷹王凱布曾對喀戎的安排表示不安:〃為什麼要讓正面突擊能力不強的人馬弓騎兵單獨行動呢?萬一與天界攻擊力首屈一指的尼魯爾達鐵騎兵遭遇可怎麼辦?還有蘭塞斯世侄太年輕了,還是讓我來協助他吧!〃喀戎只是笑了笑,以非常自信的語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