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涯島(第1/4 頁)
已經是上午時分,海上的霧氣還是很大。
黃濁的海水滔滔不絕翻湧而來,浪頭拍打在斑駁的漁船上,掀起的水珠漫天飛舞。
王憶站在船頭往前看,滿眼都是鋪天蓋地的海霧。
天與海被霧氣銜接起來。
看不見高處的天。
也看不見遠處的海。
海天之間只有一片白茫茫。
他心裡面也是一片茫茫然。
前幾天突然有翁洲政府官員聯絡他,讓他回老家王家村一趟。
王家村是個海島上的村莊,島嶼叫天涯島,島上破敗空置,如今已經沒有住戶了。
當地政府準備招商開發外海空置海島,為了避免出現財產糾紛,便要求遷出的外島居民返島交割。
王憶對於老家印象不深,他不到一週歲的時候便被父親帶到了內陸生活,此後他少時喪父,關於老家天涯島的瞭解僅限於父親的回憶和一些老照片。
按理說這種情況下翁洲政府不該聯絡他。
奈何政府方面一番調查後發現能聯絡上的王家村百姓所剩無幾,且幾乎都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了,就跟王憶進行聯絡,讓他來代表村子主持村莊財產清點工作。
為此當地政府還把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一本老族譜交給了他,另外一起給他的是村莊資訊統計冊。
他正凝神觀海琢磨此行事宜,鐵殼船搖晃,負責送他上島的船老大波叔笑呵呵的走了過來:
“小老鄉想什麼呢?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話把王憶給逗笑了。
他沒想到面板黝黑、總是一笑露出兩扇黃板牙的老船伕能來這麼一句文縐縐的詩。
結果讓他更沒想到的是波叔這人很懂人心,看見他笑便猜出他的意思:
“怎麼了?是不是看老叔我一副大老粗的樣子,就以為我只會說粗話、幹粗活?”
王憶急忙擺手:“不敢不敢,我聽接待我的周領導介紹過,說波叔你可是老海狼、是福海萬事通,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呢。”
波叔大笑,故作老氣橫秋的說道:“小周這話不誇張,叔我別的不敢說,確實是見過大世面。”
王憶掏出準備好的華子給他上了一支。
頓時,灰煙縹緲。
海霧變得嗆鼻起來。
透過煙霧,波叔渾濁的眼神竟有些深邃起來。
“好煙,”他說道,“後生,聽小周說,你還是個奶娃子的時候就被你爹孃帶著離開天涯島去了滬都,那你應當不瞭解咱外島的歷史。”
“這個我還真瞭解,”王憶說道,“1934年外島的海福開始建鎮有了福海鎮,然後逐漸的有了海福縣。”
“更往前推在前清光緒年間,當時狀元張謇實業救國開辦了江浙漁業公司,那時候有漁輪便在福海一帶開始作業,從此海福縣成為了重要漁港。”
正準備裝逼開大的波叔愣住了:“啊?你不是沒滿週歲就離開咱這裡了嗎?那怎麼還知道這些事?”
王憶說道:“我父親生前給我講的,他對家鄉很有感情,只是他是教師,後來被調到內陸教書,不得不離開家鄉。”
波叔笑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離鄉的遊子哪個對家鄉沒有感情?”
他迴歸話題重整旗鼓開始裝逼:“咱家鄉漁場有四大漁汛,春季小黃魚汛、夏季墨魚汛和大黃魚汛、冬季帶魚汛,你爹給你講過這些漁汛嗎?”
王憶要說話,波叔以凌厲眼神注視他。
這個社會還能不能好了?我們做前輩的要怎麼樣才能裝逼?
注意到這個眼神,王憶吐到嗓子眼裡的話拐了個彎,說道:“這個我父親沒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