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寶安改制(第1/3 頁)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沙皇亞歷山大三世,這位曾經統治著世界上最大國土的君主,
如今卻如同喪家之犬,帶著家人和寥寥無幾的內閣成員,狼狽不堪地駐紮在莫斯科。
飢餓和寒冷如同兩隻無情的手,緊緊地掐住了他們的咽喉,讓他們無法喘息。
隨行的護衛軍隊,人數不過幾百,一路上如同撿拾散落的珍珠一般,收集著逃兵,才勉強擴大到千人的規模。
這樣的兵力,在漢軍面前,就如同瓷器般脆弱,一個百人隊就能輕而易舉地擊敗他們。
亞歷山大三世心中充滿了恐懼,他匆忙地從各處前線調回大軍,希望能夠拱衛莫斯科,保衛自己的政權。
然而,聖彼得堡的留守大臣遲遲沒有訊息,這讓沙皇心中的不安如同野草般瘋長。他無法放心,於是又派出一隊使臣,希望能夠與漢軍接觸,尋求一絲生機。
事到如今,沙皇已經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能任人宰割。
他心中暗自思忖,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位置,憑藉自己殘酷的統治手段,再創一個集權國家,也不過需要十年的時間。
韓林停戰命令下達後,俄國境內的商貿生活逐漸恢復正常,曾紀澤的談判團隊很快便與沙皇特使碰面。
仗打到這個份上,沙俄已經沒有任何依仗的實力,一切都由大漢說了算。
曾紀澤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和膽識,很快便與沙俄簽訂了條約,為這個動盪的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
條約規定:一、沙俄放棄大戰後侵佔的所有土地,與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重新劃定邊界。
二、割讓烏拉爾山以東所有土地給大漢,大漢將保證中亞各國的和平穩定,不會侵擾沙俄領土。
三、放開沙俄境內的貿易限制,大漢將提供低息貸款,協助俄方修建鐵路、公路。
四、沙俄控制軍隊規模,保持常備軍十萬,半年內裁撤多餘軍隊。
五、波羅的海的海上安全由大漢海軍保護。大漢將在基輔派駐一萬維和部隊,保證該地區的和平穩定。
亞歷山大三世聽到這個提議後,感到非常意外,但最終還是全盤接受了。
他原本以為自己會面臨鉅額賠款和更多領土損失,但現在看來,對方並沒有那麼苛刻。
雖然割讓了大片領土,但那些地方除了一些林業資源外,人口稀少,土地荒蕪,對於俄國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
而歐洲這邊的繁華地區卻一寸也沒有被要求割讓。
畢竟已經將人家打得快要滅國了,卻僅僅提出如此溫和的條件,這可比那些貪婪的歐洲列強要好得多。
經過這場大戰,俄國國力大損,已經無力再戰。但好在有大漢軍隊的保證,其他列強也不敢輕易挑起事端。
於是,沙俄很快便籤訂了和約,並在曾紀澤的幫助下,與接壤的各國重新劃定邊界,罷兵言和。
大漢突然間得到了如此龐大的一塊地盤,訊息傳回到國內後,引起了巨大轟動。各大報紙紛紛對韓林進行讚美和歌頌,將他譽為“經天緯地第一人”。
全國人民都急切盼望他早日回國,帶領大家繼續邁向富裕安康的生活。
太子韓勤此時卻是一臉愁容,他眉頭緊皺,眼中滿是憂慮之色。原來,就在不久前,朝廷曾出動四路大軍北伐沙俄,這場戰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與此同時,南方的廣東等發達地區也逐漸放寬了限制,資本主義如潮水般湧入這些地方,迅速崛起。
這種變化如同一場風暴,瞬間席捲了整個社會。原本被視為新奇事物的資本主義,
如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主導力量。這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讓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