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顯慶五年(660)以後,高宗因&ldo;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rdo;,朝廷上的一些事情就常交由武則天處理。由於她心性明敏,智謀達變,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深合皇帝心意,高宗索性把國家政務委託於她。這樣,武則天逐步走出了後宮的圈子,開始插手國家政事了。慢慢地,武則天的權力欲開始膨脹起來。起初,武則天處理事情還請示高宗,與他商議,後來,就逐漸地自作主張,儼然成了至高無上的君王。高宗雖然性格懦弱,但並不糊塗,在這種情況下,就難免對皇后有些不滿。
不久,發生了一件告密事件,宦官王伏勝告發皇后在宮中秘密引來方士郭行真行巫蠱之術祈福。高宗聞知,大發雷霆,一時衝動想把武則天廢掉。武則天聽說後,立即趕到高宗面前,口稱冤枉,陳述原委。不知道武則天到底說了些什麼,但高宗被她說得羞愧難當,便拉著武則天的手好言勸慰,又討好似的說:&ldo;我怎麼會想到廢你呀!這都是上官儀教唆我的。&rdo;開脫了自己。為高宗起草廢后詔書的上官儀卻因此遭到殺身滅門之禍。從此,武則天進一步參與國政,每當皇帝臨朝,則天必&ldo;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於其口,天子拱手而已&rdo;。群臣朝拜和中外表章奏議,皆把皇帝與皇后合稱為&ldo;二聖&rdo;。高宗一般只是隨著武則天的意思點點頭算了,武則天的政治權力牢固地確立了。到上元元年(674)八月,高宗稱天帝,武則天稱天后,更顯示出一副至高無上的姿態。
為了便於更好地貫徹自己的思想,武則天在宮中開設學館,招攬儒士,設定北門學士,論學著述,又密奏參決朝政,以分割宰相權力。這樣一來,武則天在自己身邊就組成了一個智囊團,成為她的重要謀士。同時,她大開科舉,廣選官吏,扶植親己力量。武則天自己也針對時局,提出12條建議(即建言十二事),勸課農桑,薄賦徭,禁浮巧,省功費力役,廣言路,杜讒口等,深得高宗讚許。為了提高武氏的社會地位,拉攏中下層官僚,武則天主持修撰了《姓氏錄》,凡是在當朝得到五品官者都可以升為士流,進一步貫徹了太宗貞觀時期修《氏族志》&ldo;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rdo;的精神,擴大了政權的基礎,把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攪了個稀碎。這樣,武則天不僅進一步鞏固了手中的權力,而且給當時的社會政治帶來了一些新氣象,所以很得人心。這也正是武則天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武則天手書昇仙太子碑額,為罕
見的唐代飛白書遺蹟由於武則天表現出非凡的政治才華,因病不能上朝的高宗,還曾一度想讓她攝知國政,因為大臣的極力勸諫才作罷。上元二年(675)四月,深得高宗喜愛的皇太子李弘以24歲的華齡突然死去,使高宗多少受到了些刺激,所以又曾打算遜位於武則天,不過此舉仍因大臣的反對而作罷。
觀鳥捕蟬圖(章懷太子李賢墓壁畫)
李弘死後不久,又立武則天所生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自幼見識不凡,也很受父皇鍾愛。自立為太子,他也和母后招攬北門學士一樣,收羅了一批名臣學士,以注《後漢書》為名發展自己的勢力。這樣一來,勢必與大權在握的母親發生衝突,所以,李賢常不明不白地受到母后的訓斥和責備。武則天曾令人撰寫了《少陽正範》(即太子的行為準則和榜樣)和《孝子傳》送給李賢,讓他好好學習自省,更引起了李賢的不安和憂慮。不知武則天透過什麼途徑得知,李賢居然懷疑自己不是她親生的兒子。外面的人還傳言,李賢實際是他的姨媽、即武則天寡居的長姊韓國夫人所生。這樣一來,武則天又開始不能容忍李賢了,所以藉口李賢寵近男色,私藏鎧甲,將他貶為庶人,並從洛陽押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