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2 頁)
別是創業之君,更是如此。從來沒有無功而可以得帝王者。我生自公宮,長於貴戚,後來典長州郡,從來都是衣食無憂,笙歌晏樂。過的都是歡娛的日子,饑寒的滋味、下賤的勞役,都是聽見而從來沒有親歷過;艱難險阻是怎麼回事,也都是耳聞而已。&rdo;所以要兒子們不能只知道吃喝享受,要學會歷經苦難、櫛風沐雨,不知懈怠才可以成就帝王的奠基大業。李淵以所謂&ldo;霸王之才&rdo;,基本完成了統一大業,所以當時對他就有&ldo;撥亂之主&rdo;的評價。這是他能夠稱為大唐帝國奠基者的重要理由。唐朝的統一,是秦漢以來中國歷史的又一次真正大一統的開始,高祖李淵功不可沒。
革命維新,設令定律國家政治制度方面,最初基本上是沿用隋朝舊制,並形成了中央以三省六部為主體、地方州縣兩級區劃的行政體制。中書、門下兩省負責詔令的起草和審核,尚書省負責以所轄六部衙門落實執行,三省長官都是宰相。不過,在武德年間,擔任尚書令的李世民因為長期統兵在外,基本上是以專門為他設定的天策上將府和所領的陝東道行臺為實體。&ldo;隨時署置,務從省便&rdo;是這一時期的特色。到武德七年,由於統一戰爭基本結束,國家體制才以&ldo;令&rdo;的形式固定下來。
建國初,李淵還積極著手法律建設。他令裴寂、劉文靜、殷開山等人在隋《開皇律》的基礎上修訂律令,即《武德律》,重要的思路就是&ldo;盡削大業所用煩峻之法&rdo;,廢除了隋朝大業年間的酷刑,&ldo;務在寬簡&rdo;。他後來的繼承者在修訂法律時也基本上是延續了這樣的思路。現存的《唐律疏議》作為我國古代法律的集大成者,被譽為中華法系的代表,其藍本正是《武德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