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挖掘崔斯薩波特遺址的美國考古學家馬作&iddot;史特林,趕在石油公司大量開採之前,在拉文達積極展開考古工作。碳-14。鑑定的結果顯示,公元前1500年到1100年之間,奧梅克人定居在這裡,持續佔有這塊土地,包括託納拉河(tonala river)東岸沼澤中的一座島嶼,直到公元前40o年左右才突然消失5。就在那個時候,建築工程驟然中止,已有的建築物全都被刻意破壞或摧毀,好幾尊巨大的人頭雕像和其他較小的雕刻品,被隆重地埋葬在奇特的墳墓,一如他們在聖羅倫佐所做的那樣。拉文達的墳墓建造得十分精緻,墓室用成千上萬的藍色細磚砌成,墓頂鋪著一層又一層五顏六色的黏土。在其中一個地點,奧梅克人從地上挖掉約莫15000立方英尺的泥土,製造一個深坑,然後在坑洞底部鋪上蜿蜒曲折的石塊,再把泥土填回去。考古學家還發現埋藏在數層泥磚和數層黏主底下的三處鑲嵌拼花圖案6。
拉文達的主要金字塔矗立在遺址南端,底部略呈圓形。整座塔模樣看起來像一個有凹槽的圓錐,塔身有十道垂直隆起的脊骨,中間有溝槽。這座金字塔高100英尺,直徑幾乎200英尺,總體積大約在3o萬立方英尺左右‐‐無論從哪一種標準來衡量,它都稱得上建築史上一大巨構。整個遺址中間有一條軸道,幾乎達半公里長,指向正北偏西8度的位置。軸道兩旁井井有條地配置著好幾座小金字塔、廣場、平臺和土墩,總面積超過3平方英里。
拉文達遺址瀰漫著一種詭譎、冷漠的氣氛;沒有人真正曉得它當初的作用。考古學家管它叫&ot;禮儀中心&ot;‐‐也許這就是它當初的功能吧。然而,仔細觀察,我們不免懷疑它還具備其他功用。說穿了,我們對奧梅克人的社會組織、禮儀和信仰體系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不曉得他們操哪一種語言,也不知道他們遺留給子孫的是怎樣一種傳統。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到底屬於哪一個種族。墨西哥灣地區的氣候悶熱而潮濕,使奧梅克人的骨骸難以儲存到今天。儘管我們賦予奧梅克人各種名稱,對他們有各種特定的看法,事實上,這個民族對我們來說仍舊是一大謎團。
甚至有這麼一種可能:&ot;他們&ot;遺留下的謎樣雕刻品‐‐我們假設那是他們的自畫像‐‐根本就不是&ot;他們&ot;製作的,而是出自另一個更古老的、已經被遺忘的民族之手。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想:被學者們視為奧梅克人作品的那些巨大人頭像和其他工藝品,其中一部分會不會是某個古老民族的創作,然後被當作傳家寶,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也許經過好幾千年,最後落入那些在聖羅倫佐和拉文達興建金字塔的民族手裡。
果真如此,那麼,當我們使用&ot;奧梅克人&ot;這個稱謂時,我們指的到底是誰呢?是指金字塔的興建者?抑或是指那些體格健壯、相貌威嚴,具有黑人五官特徵,為巨大人頭像提供原型的神秘客?
幸好,總共有大約50件&ot;奧梅克&ot;雕刻品,包括三尊巨大的人頭雕像,被本地詩人兼歷史學家卡洛斯&iddot;裴裡瑟&iddot;卡瑪拉(carlos pellicer caara)從拉文達廢墟搶救出來。當地發現墨西哥石油公司(pex)的鑽勘危及廢墟時,他趕忙介入,積極展開遊說,爭取塔巴斯科省(拉文達所在地)政壇人土的支援,將珍貴的文物搬遷到省會維雅艾爾摩薩市郊區一座公園內。
整體來看,這50件雕刻品可說是一個已經消失的文明遺留下的無比珍貴、無可替代的文化記錄‐‐甚至是現今存在的惟一記錄。可是,沒有人懂得如何解讀這些記錄蘊含的玄機。
機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