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2 頁)
我明白不能一直在這個令人目眩神移的地方待太久,索性坐下來仰望上蒼。軒轅十四星已經沉沒在西方無盡的沙漠之後,而獅子座不久後也將隨之掉落於水平線之下。處女座及天秤座的星群也已經來到天空的下方。往北方看去,大熊與小熊座正徐徐地遵循著它們在天球極頂永恆的軌道移動中5。
我躺下,以手當枕,仰望穹蒼之極。從身下光滑而硬冷的石塊傳來一股生命的力量,我可以感覺得出來,就是從那巨大的金字塔傳出的無窮活力。
巨人的使命
金字塔,底座面積達131英畝,總重量為600萬噸,比倫敦市區內的全體建築物加起來還重。如稍前所述,金字塔由大約230萬塊石灰岩、花崗岩石塊所堆積而成。根據推測,過去金字塔的四面,除了本身的石塊以外,外表還覆蓋著一層打磨過的覆面石6,如反射鏡一般地保護著它。由於金字塔的表面積達22英畝之廣,根據估計,當時鋪設了115萬片、每片重達10噸的覆面石。
公元1301年的大地震後,大部分的石塊都被卸下,用來建設災後的開羅。據我所知,只有在塔的基層上還有少數的石片,讓19世紀考古學家弗林德&iddot;培崔(wflders petrie)做一番仔細的調查研究。培崔非常驚異地發現,石材經過粘劑精確接合,誤差不及1%英寸。兩塊石材之間接續得非常緊密,連最薄的小刀片都無法插入。&ot;光僅將這些石頭放進該放的地方,就是一大工程,&ot;培崔寫道,&ot;在接合處再加以粘合,能做到如此精密的程度,幾乎不可能;這就好比以英畝為單位,大規模地製造最精確的光學儀器。&ot;
大金字塔中有太多的&ot;幾乎不可能&ot;,絕不僅限於覆面石一項。塔的方位面對正東、正西、正南、正北,也是一項&ot;幾乎不可能&ot;,另外建築物的正90度角,四邊幾乎完美的對稱形狀,以及將以百萬計的巨石搬運至高空的技術和工地管理……
當年成功地從平地建起此令人驚異的金字塔的建築師、工程師、石工師傅們,不論他們是從何方冒出來的,有&ot;現代古埃及學之父&ot;之稱的法蘭西斯&iddot;商博良(jean-franis 插 pollion)曾經說過:&ot;他們的想法有如身長100英尺的巨人一樣高人一等。&ot;商博良在當時就很確定,繼他之後研究古埃及學的人必定會忽視一點:建造金字塔的人在智慧上至少是屬於巨人型的。他還說過:與古埃及人相較,&ot;我們歐洲猶如小人國&ot;。
第35章 金字塔墳墓說
從大金字塔的高點往下俯望,比往上爬,更令人精神緊張。不再需要與地心引力格鬥,所以體力的付出比較小;但另一方面,因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地面,而非天空,所以失足的危機隨時在眼前。我們幾個小心謹慎地選擇路線,在巨大的石塊中輾轉、溜滑,往那龐大的基座方向移動,更覺自己如螞蟻一般的渺小。
終於到達平地。暗夜已經結束,曙光初露,天色逐漸由暗轉明。我們依照先前約定,付給西方的守衛50埃及磅,並在極度解放與勝利的歡愉中,意氣風發地離開了大金字塔,往西南方幾百公尺外的卡夫拉王金字塔移動。
胡夫(khufu)、卡夫拉、曼卡拉,在希臘文中分別稱作基奧普斯(cheops)、基夫拉恩(chephren)、麥西里努斯(yceri n),不論我們用埃及還是希臘名稱呼這些第四王朝(公元前2575~公元前2467年)的法老王,均以在基沙建造了三座金字塔而為後世所知。至少,2000多年前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herodot),在他的名著《歷史》(history)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