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2/2 頁)
於筆者自身也是從幼幼班開始學琴,練習十多年後差點走上音樂系之路,累積的能力與學問讓我對岬洋介系列一見如故、驚為天人!對讀過不少推理小說的推理評論家來說,它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夢幻逸品,一套在推理小說與音樂小說都達臻至境的「不可多得」傑作。日本的音樂人們同樣盛讚這系列小說,為本作撰寫解說的清冢信也先生本身就是名鋼琴家,可還兼具著電影版岬洋介的演員與《交響情人夢》裡玉木宏彈琴場景的角色替身身分!
寫音樂小說絕非容易、甚至是吃力不討好之事。古典音樂家那種自古傳承的典雅高傲、難以親近,是傳統也是必須。況且這種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的技藝,又怎麼能符主流讀者的胃口呢?國文系出身的中山七里即便有鋼琴教師的妻子協助,需下的苦工仍是超乎我們所能想像。但他自《再見,德布西》開始的表現實在讓人讚不絕口。小說與影劇是完全不同的媒介,《交響情人夢》可以讓觀眾直接欣賞到大師級的樂聲,但文字怎麼樣都不可能讓讀者產生「聽覺」,而厲害的作家偏偏能夠展現出他突破印刷範疇的文筆功力,如同評論家茶木則雄所言:「鋼琴比賽場面的描寫充分烘托出鋼琴聲縈繞耳畔的緊迫感!」閱讀中山七里小說最不可思議的,便是在德布西《月光》、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蕭邦《練習曲〉等名曲的演奏過程中,好似身歷其境地觀賞紙上音樂會。書中角色在演奏時,作者也會對該曲的創作背景、曲風特徵作詳盡但不囉嗦的介紹,或是藉由聽者的感想,讓這首曲子的一切知識徹底進入讀者的心裡。對社會大眾來說,這其實仍是種「炫學」的寫作技法,但作家能做到讓它絲毫不複雜難啃,功力高深可見一斑。在日本書評網站上,也有不少讀者的評語表示岬洋介系列讓她們決定找書中出現的樂曲來聽,並因此喜歡上古典樂。這對中山七里來說,無疑是最佳的肯定,也是他的音樂小說中獨有的醍醐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