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陰山之北有陽山(第2/2 頁)
這樣的。
頭曼單于是草原共主,統領草原二十四王。
匈奴二十四王,也稱匈奴二十四長。
其中強大者,統領數萬騎兵,哪怕是弱小者,也有數千騎兵,俗稱萬騎。
二十四王就想是秦代的諸侯,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
他們下設千長、百長、什長、當戶、且渠等官職,甚至還從秦地學來了相、都尉等官職。
二十四王中,有十個都是頭曼單于的兄弟子侄擔任,統領者匈奴本部,這是頭曼單于統治的核心力量。
這十個王中,以左賢王、右賢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最為重要,被稱為匈奴四角。
左賢王更是由單于的太子擔任,可以看做是預備接班人。
其餘六王,有左日逐王、右日逐王、左溫禺王、右溫禺王、左漸將王、右漸將王六邊,地位僅次於四角王,被稱為匈奴六邊。
他們各自統領本部人馬,總兵力不下二十萬。
其餘十四王,有休屠王、白羊王、河南王、樓煩王等。
他們要麼是匈奴別部,要麼是衣服匈奴的其他部族,各自統領者本部族的人馬,總計二十萬左右。
當然,他們的戰鬥力和忠誠度都不如頭曼單于的直系人馬,可以看做是匈奴中的雜牌軍。
有著如此實力,頭曼單于很難不驕傲。
……
大秦北部的草原上,生活著無數大大小小的部族。
每當一個部族崛起,統一草原之後,其他部族就會主動或者被動的凝結在其周圍。
就這樣,聲勢浩大的草原強國誕生了。
一旦這個部族衰落,這些部族就會重新分散各地,靜靜的等待著下一個凝結核的出現。
這時候,那些看似人數眾多,統御千里乃至萬里的部族,就會想見到烈陽的雪花一樣消融。
以往的鬼方,犬戎、玁狁也好,如今的匈奴也好,都是這樣。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草原就想九頭蛇,打掉一個頭,很快就會重新長出來八個頭。
這也是南方農耕民族幾千年一直面臨的問題。
只是治標不治本,永遠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
西風烈,頭曼單于獨立夕陽下。
這時候,一個面色白皙的年輕人來到了他的身後。
匈奴人大多面色黝黑,如此白淨的美男子實在是不多見。
他不像是食用腥羶的匈奴人,倒像是施粉傅朱的大秦婦人。
這個人正式匈奴左賢王,頭曼單于的小兒子,未來單于的繼承人——朗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