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說起來,我們家和周伯伯、鄧媽媽的關係實在是非同一般,從法國勤工儉學的時候起,父親就在周伯伯的領導下工作,後來回國參加大革命,在黃埔,在北伐中,在南昌起義和起義成功後南下的路上,父親一直是周伯伯的助手。尤其是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我們兩家更是親若一家。再後來到了中央蘇區,到了長徵路上,到了陝北,他們仍然一直戰鬥在一起。乃至建國後,在領導&ldo;兩彈一星&rdo;的漫長歲月裡,父親一直擔當周伯伯的助手。因此,父親總結說,他這一生,就是總理的助手。
周恩來是父親一生中最為敬重的人之一。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父親和他結下了戰鬥的、生死的、兄弟般的友誼,我的母親和鄧媽媽也像親姐妹一樣,無話不談。至於我,可以說,他們待我就像親生的孩子一樣。每次見到周伯伯和鄧媽媽,我一點都不感到拘束,彷彿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
不說別的,就說一件事‐‐如果沒有周伯伯的真心牽掛和周密安排,我回到父母身邊的時間肯定還得推遲。
周伯伯叫我的父親&ldo;榮臻&rdo;,連&ldo;同志&rdo;都省掉了,鄧媽媽早年也叫他&ldo;榮臻&rdo;,後來改叫他&ldo;老聶&rdo;,父親則叫她&ldo;小超&rdo;,當年在上海就這麼叫,一輩子都沒變。
周伯伯的去世,對我的父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連日沉浸在哀傷中,父親喃喃地對我和母親說:&ldo;他是累死的,他操的心最多。沒有他的保護,我們這些老傢伙會更糟糕。&rdo;接著,他憂心忡忡地說:&ldo;可是他一去,誰和&l;四人幫&r;鬥?……&rdo;
周伯伯的遺體從305醫院移到北京醫院太平間整容時,我代表父母到現場去看了一下,看到周伯伯瘦成一把骨頭,躺在冰涼的臺子上,想到這個被我稱為&ldo;乾爸爸&rdo;的人曾經是那麼英俊瀟灑,那麼的可親可敬,而今卻撒手去了,以後再也見不到了,我難過得心如刀絞。
在告別時,我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見到鄧媽媽後,我更是剋制不住自己,放聲慟哭,鄧媽媽拉著我的手說:&ldo;麗麗,要堅強。你周伯伯很堅強。&rdo;我想,是啊,周伯伯跟敵人鬥爭,跟疾病鬥,跟壞人鬥,跟修正主義鬥,從來都很堅強。我要學習周伯伯。
回到家,我仍然是悲傷不已,坐在沙發上哭了一下午。後來我想起鄧媽媽的話,腦子突然清醒了。以後,我記住了鄧媽媽的話,我要堅強。 於無聲處聽驚雷(1) 連載:山高水長 作者:聶力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父親從邯鄲回京後,雖然名義上還是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但實際上他一直賦閒在家,基本上算是靠邊站了。
他期待著國家出現重大的轉機。雖然自己一點點老去,但他覺得自己還能夠為國家出力。 周總理去世不久,王震到301醫院探望父親,說到&ldo;四人幫&rdo;,王震激憤地表示:對江青一夥誣陷周恩來等的倒行逆施思想不通,就是一死,也要同他們拼了!
父親冷靜地提醒王震說:&ldo;這一場決戰不可避免,但你不要打單炮,要注意鬥爭策略。&rdo;
1976年9月9日,一代偉人毛澤東遠行了。當時,父親的身體也很不好,心臟病頻頻發作,整天臥床休息。當秘書把這一驚天噩耗告訴他時,他悽然淚下,過了好一會,突然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ldo;他們要搞分裂,怎麼辦呢?&rdo;
大夥心裡都明白,&ldo;他們&rdo;指的是&ldo;四人幫&rdo;。
自從總理逝世,鄧小平再次被打倒之後,父親就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