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丹點化,生動異常;然小行者、小八戒未免窠臼。此於《三調芭蕉扇》後補出十六回之文,離奇惝恍,不可方物;未來世界人勘秦一段,尤非思議所及。至其行文:有起有訖,有伏案,有繳應,有映帶,有穿插,有提摯,有過峽,有鋪排,有消納,有反筆,有側筆,有頓折,有含蓄,有平衍,有突兀,有疏落,有綿密;且帙不盈寸,而詩、歌、文、辭、時文、尺牘、平話、盲詞、佛偈、戲曲無不具體,亦可謂能文者矣。
前言羅剎女一案,實行者生平所未經,稍稍立腳不定,便入魔障,故《後西遊》以不老婆婆一段擬之。此則即借其意,從本文引入情魔,由情入妄,妄極歸空,為一切世間痴情人說無量法。十六回書中,人情世故,瑣屑必備,雖空中樓閣,而句句入人心脾,是真具八萬四千廣長舌者。
行者第一次入魔是春男女;第二次入魔是握香臺;第三次入魔最深:至身為虞美人;逮跳下萬鏡樓,尚有翠繩娘、羅剎女生子種種魔趣:蓋情魔累人,無如男女之際也。
或曰:“以鬥戰勝佛之英雄智慧,而困於情,可乎?”曰:“人孰無情?有性便有情,無情是禽獸也。且佛之慈悲,非佛之情乎?情之在人,視其所用:正則為佛,邪則為魔。是故勘秦檜,拜武穆,尋師父,莫非情也。情得其正,即為如來,妙真如性。”
或問:“悟空之為悟幻,何也?”曰:“第二回提綱,大書‘西方路幻出新唐’,明自此以下,皆幻境也。故起首特揭出‘悟空用盡千般計,只望迷人卻自迷’二句。夫迷悟空者,即悟空也。世出世間,喜怒哀樂,人我離合,種種幻境,皆由心造。心即鏡也。心有萬心,斯鏡有萬鏡。入其中者,流浪生死而不自知,方且自以為真境。綠玉殿,見帝王富貴之幻;廷對秀才,見科名之幻;握香臺,見風流兒女之幻;項王平話,見英雄名土之幻;閻羅勘案,見功名事業、忠佞賢奸之幻。幻境也,鬼趣也,故以閻羅王終之。自跳出鬼門關扯斷紅線,艱難歷遍,覺悟頓生。然而小月王宮中之師父,猶非真師父也。彈詞茗戰,以瀟灑為悟;仿古晚郊,以閒適為悟;擬古昆池,以山水為悟;蘆中漁唱,以疏野為悟。悟矣乎?猶未也。情根未絕,妄相猶存,命竟何如?不堪回首!始而悲,繼而哭,既而疑,終而亂,道味世味,交戰於中;大憤大悲,莫知所適。於此真實用力,然後憬然真悟,幻境皆空。非幻亦空,始是立腳之處。虛空主人一偈:‘悟空不悟空,悟幻不悟幻。’正為將悟人對病發藥。蓋能悟幻,始能悟空。然僅能悟幻,而未悟空,則其悟仍幻。用力有虛實,見道有淺深,此悟空悟幻之分也。”
《三調芭蕉扇》,其因也;波羅蜜王,其果也:言下指點,明示歸結。
曰虛空,曰主人,虛空有主人乎?虛空而無主人,是頑空也。然畢竟如何是虛空主人?請讀者下轉語。
按鈕玉樵《觚賸續編》雲:“吳興董說,字若雨,華閥懿孫,才情恬適,淑配稱閨閣之賢,佳兒獲芝蘭之秀。中年以後,一旦捐棄,獨皈淨域,自號月涵。所至之地,緇素宗仰,於是海內無不推月涵為禪門尊宿矣。月涵於傳缽開堂,飛錫住山之輩,視若蔑如;而身心融悟,得之典籍。每一出遊,則有書五十擔隨之,雖僻谷之深,洪濤之險,不暫離也。餘幼時曾見其《西遊補》一書,俱言孫悟空夢遊事,鑿天驅山,出入莊、老,而未來世界歷日,先晦後朔,尤奇。”據此,知《西遊補》乃董若雨所作。董若雨《豐草庵雜著》凡十種,曰《昭陽夢史》、《非煙香法》、《柳谷編》、《河圖掛版》、《文字障》、《分野發》、《詩表律》、《漢鐃歌發》、《樂緯》、《掃葉錄》。其見於《四庫全書》總目者,有《七國考》十四卷;見於存目者,有《易發》八卷、《運氣定論》一卷、《天官翼》無卷數,及《漢鐃歌發》一卷而已。朱竹垞《明詩綜》雲:“董說,字若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