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縫紉機專利的問題(第1/2 頁)
“派克總裁,客氣話就不用多說了,你先體驗一下這款縫紉機,看看效能怎麼樣。”
這時候縫紉機是一種極為暢銷的工業品,一般各大商會都接觸過,漂亮國作為縫紉機生產大國,派克自然知道這玩意兒該怎麼用。
他手裡拿著兩塊布料,腳踩在踏板面,隨著輪轂轉動發出“噔噔噔”都聲音,桌板的針腳開始靈活跳動,派克眼前一亮:
“陳,這款縫紉機這麼輕巧,幾乎不用力就能自己轉動走線,你們改進了技術?”
1790年,漂亮國一名木工發明了第一臺單線鏈式手搖縫紉機,後來一百年內,縫紉機被人們多次改進,直到1870左右才有了成熟工藝和形制。
但現在的縫紉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踏板很笨重,讓輪轂轉動起來很費力,而且針腳經常跳線,總之缺點很多。
但比起手工裁縫來說,現在的縫紉機已經算是有了很大進步的。
而派克體驗的飛人牌縫紉機踏板十分輕巧,針腳細密,走線一大圈都沒有跳線,這款縫紉機品質已經超越市面所有同類產品。
無疑,這就是目前最先進的縫紉機工業品!
派克神色驚訝,而陳耀文則是心裡暗笑!
開玩笑呢,這玩意兒可是半個世紀後的工業產品,現在拿出來還不是吊錘同類產品!
“派克總裁,縫紉機屬於輕工行業,膠東政府對家用縫紉機實行了通用化、標準化,統一了設計圖紙,提高零部件的相容性。”
“這款飛人牌縫紉機就是膠東政府獨立生產的工業品,在效能絕對超過漂亮國‘勝家牌’縫紉機!”
派克聞言後臉色微變。
其實目前市面的縫紉機是1845年漂亮國人改進的技術。
當時有兩個人同時聲稱自己改進了縫紉機,一個叫做‘豪’,一個叫做‘辛格’。
豪這個人搶先註冊了發明專利,但最先把縫紉機投入生產的卻是辛格。
辛格每年要付給豪20萬美元的專利費,但這在他看來並不算什麼。
因為他透過向漂亮國、向全世界的有效推廣,快速成為了縫紉機大王。
他所生產的縫紉機,就是大名鼎鼎的‘勝家牌’縫紉機!
1850年之前,全世界人民穿的衣服都是手工縫製的,區別就是有錢人請裁縫做衣服,大部分普通人自己做衣服。
但在1850年之後,漂亮國人率先穿了機器縫製的衣服。
個世紀世紀末,勝家公司的年產量就達到了135萬臺,被稱為“縫紉機之王”。
但一臺勝家縫紉機的出廠價高達80美元(約122.5塊銀元),這價格不要說華人買不起,就算是漂亮國家庭主婦買一臺也要心疼大半年。
這時候漂亮國是製造業大國,縫紉機這種工業品更是漂亮國的一面招牌。
現在膠東改進出了效能更為優異的縫紉機,這簡直是對著漂亮國製造業啪啪打臉。
但派克剛剛體驗過飛人牌縫紉機,這款產品效能方面確實讓人無話可說。
陳耀文看了派克一眼,然後繼續說道:“派克總裁,我想在漂亮國和全球各國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飛人牌縫紉機專利就以膠東政府的名義註冊。”
派克聞言後臉色有些複雜,但他很快調整過來:
“陳,你們現在的縫紉機年產量是多少?”
專利和產量,看似毫不相干的兩個話題,但在此時卻很重要。
其實在早期,註冊專利的產品並不被各國嚴格遵守,純粹是看個人道德節操。
吃相好看點的就像“辛格”一樣,每年都支付一筆專利費給發明人。
吃相不好看的就像通用電氣一樣,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