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5 頁)
材料,整個造價,我和少哲核過了,最多就是……哼哼。”
說到這的時候,他沒再說下去,因為他想起熊立軍等人算是漢華實業公司的外人,他不知道在他們面前透出底價是否合適。
“造價是多少嘛!”陶暉問道,她可沒覺得自己是外人:“怎麼不說了。”
“保密。”趙勇群道。
陶暉揮著粉拳威脅道:“死群子!你還敢在嫂子面前保密。”
“死裙子?”林振華一臉鬱悶,“小陶,這算什麼稱呼。”
陶暉解釋道:“他不是叫趙勇群嗎,你看,咱們這裡有峰子、雁子,還不管他叫群子。”
“原來是這麼個裙子。”林振華呵呵笑起來,他看看熊立軍,說道:“其實這個也不保密,算上工人的工資在內,一臺電風扇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塊錢。我們定的出廠價是180塊,餘下68塊錢就是給銷售渠道掙的。”
“那應該足夠了。”熊立軍道,他在腦子裡大致地核算了一下,刨去運費、倉儲、商店的毛利等,他按180元的出廠價從漢華實業公司這裡接貨,一臺電風扇應當能夠掙到20塊錢的樣子。這樣好的風扇,如果定248元的價格,應當能夠打動相當一批人的。
在當年,有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老百姓依然非常窮,國家幾次提高職工工資,在農村也實行了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的政策,但總的來說,百姓的收入還是非常低的,一般的工人工資也就是五六十塊錢,機關幹部甚至比這還要低。
據統計資料顯示,1981年底,全國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餘額是524億元,平均每人的存款是52元。按這個水平算,一個五口之家如果要買下一臺這樣的電風扇,就需要掏空全部的銀行存款。
但另一方面,市場上各種耐用消費品的銷售卻非常火爆,傳統的老三件自不必說了,社會上又出現了新三件的說法。這個新三件的定義從來都沒有明確過,早期似乎是電風扇、洗衣機和彩電,隨後又加入了電冰箱、空調、音響、摩托車等等。終於有一天,人們對於這種“三件”的定義已經失去了興趣,因為家裡的電器,早已是十件八件了。
在早一點的年份裡,耐用消費品的供應遠遠滿足不了需求。那時候,商場裡有什麼就能夠賣出什麼,甚至於一些次品都會被搶購一空。人們好像還真的不太在乎買到的電器是不是次品,有些洗衣機裡面的電線由於虛焊而脫落了,消費者就自己拆開後蓋,弄個電烙鐵給焊上,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當年的中國男人,個個都是優秀的鉗工、電工、木工、管道工、泥瓦匠,誰如果不會補個腳踏車胎之類的,走街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再往後一點,形勢就發生了變化。市場供給增加了,人們的眼界也提高了。買家電要看個牌子,還要聽聽口碑,看看外觀,問問xìng能等等。一些進口家電的價格比國產家電貴出一半,但仍然是眾人爭搶的物件。正如熊立軍所說,真正想買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幾十塊錢,尤其是像他這樣剛結婚的小年輕,為了追求時尚,那是不惜滿處找七大姑八大姨去借錢的。
這個風氣也一直遺留到了今天,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滿處借錢為的是買房。
從借錢買電風扇,到借錢買房,僅僅過了30年時間。
“看到這個,我就有信心了。老大,你放心吧,上海市場就交給我了。”熊立軍拍著胸脯保證道。
115 生產繁忙
(感謝大家讓本書進入了新書月票榜,繼續求月票,求穩定現有位置,進軍前五,今rì更新12000字)生產電風扇這件事情,林振華已經考慮了很長時間了。他不是一個莽撞的人,很多事情都會在腦子裡考慮良久,方才付諸行動。在承包勞動服務公司之初,他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