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林釗輝二話不說把她的行李搬上了車,她也不好再推辭。
車在停車場繞著圈子,她的手機剛剛關掉飛航模式,有提示說她收到一條微信。她同傅修遠久沒動靜的對話方塊裡出現一行字:「近幾天律師會聯絡你。」
她下意識地向窗外張望。香港的春天要比舊金山熱得多,即使車裡開了冷氣,即使車窗的茶色玻璃又擋住了外面的陽光,還是有一種粘稠的炙熱。目光所及之處,只有一排又一排汽車靜默在沉悶壓抑的空氣裡。
其實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四處張望,除了車什麼也沒看見。回過頭來,她在手機裡回了「知道了「三個字,對方也再沒有什麼回答。
她的面試被安排在第二天的早上。通訊社的辦公室在中環地段,辦公室的大會議室可以看見維港。director是個鬍子拉碴的老美,說話快而風趣,認識傑克,所以對她也很親切。她又見了一個將來可能要共事的同事,四十歲出頭的資深記者,也來自大陸,在斯坦福拿了學位,先後在多家報社做過,做到最後還是覺得香港最如魚得水。這位同事勸她:「相信我,比起舊金山你一定更喜歡這裡,這裡可以給你提供更寬廣的天地。」
條件很優厚,工作也是她感興趣的,她還是有顧慮,跟人事部說,週五下班之前給最後的決定。
她一直記著律師會聯絡她這件事,果然,第二天就有律所打電話給她,卻並不是之前幫她建立信託帳號的那家律所,並且對方已經知道她人在香港。
律師約了她在辦公室見面,位處中心地帶的寫字樓。約她見面的是一個看起來已逾花甲的律師,很有紳士派頭,自我介紹說:「我是傅天宇先生的遺囑執行人,今天特意請艾小姐過來,是要談談傅天宇先生遺囑的事。」
早在傅修遠說是傅維賢把她扔在了孤兒院時,就告訴她傅天宇在遺囑裡給她留了些財產,雖然也不多。那位律師說:「傅老先生的遺囑裡留了些資產給孫惠貞女士的後代,具體的清單我們可以下次再談。現在我這裡有一些檔案需要艾小姐簽署,需要艾小姐先透過dna檢查的確認。」
有人專門來採了她的樣本。她以為完事了,律師又說:「還有一份資產是今天就可以過戶的。」他說著又拿出一大堆檔案,告訴她:「這一座是位於深水灣道的別墅,也是傅天宇先生身前的住所,現在傅先生委託我轉讓給你。」
她詫異,問:「傅天宇先生委託你?」
律師笑笑說:「不是,是傅修遠先生。」
她記得傅修遠說起過那棟樓,說那棟樓在半山腰,三層別墅,有個大露臺,俯瞰大海,但他不喜歡那裡,因為只有他一個人住,太空。那天他生著病,一個人半夜從香港跑回來,同她兩個人一起,躺在床上卻睡不著。那天他說了許多事,說他掉了第三顆門牙就沒了父母,從小怕冷,害怕黑夜,一到晚上就躲在陳媽的床底下不敢出來。
許多事她以為忘記了,卻其實記得很牢,比如他說過的話,給過她的一個微笑,人群中緊握雙手的瞬間,都紮根在記憶深處,就像沉入海底的泡沫,總想伺機浮出水面。
從律所出來天已經漸黑。她在中環的車水馬龍裡漫無目的地走了一程,心裡一片迷惘。林釗輝給她發了個微信。他下午在中環的哪個對沖基金面試,剛剛結束,自我感覺良好,問她可不可以一起慶祝一下,她一時想不出說不的理由,潦草地回了一個「好」字。
剛放下電話,電話鈴又響起了,她以為是林釗輝,接起來一聽,電話裡面的人說:「微微。」
她一下子停住了腳步。下班的車流在她身邊嘩啦啦地開過,頭頂大廈的霓虹燈亮如白晝,對面的行人匆匆與她擦肩而過,全世界卻在這一刻突然失去了聲音,一下子安靜下來,只留電話裡那一點點雜音,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