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四王輔政(第1/2 頁)
正在仁和宮裡玩耍的福臨,看見一大群人來到後宮,走在最前面的是自己的母親,後面跟著一群宮女太監,再後面則是皇宮裡的護衛。只見太監們抬著只有皇帝才能乘坐的鑾駕來到福臨身前,準備迎接新主子坐上去。
小福臨很少見到這樣大陣勢,不由自主的往仁妃身後躲去。仁妃已經知道他們是來迎接福臨的,迎接這個剛認自己當養母的小皇帝。
從生死邊緣走回來的莊妃面色疲憊,但她還是強打著精神緩步走到福臨身前,蹲下身子用手撫摸著自己的兒子,撫摸著這個未來大清帝國的掌舵人,不禁眼中含淚。功夫不負苦心人,自己的兒子終究還是成了大清的皇帝。
沉默片刻後她站起身,對著葉布舒的母親仁妃說道:“妹妹,我們護著福臨一起去大殿吧。莊妃並沒有讓福臨乘坐鑾駕,而是要讓他步行走到大殿去接受百官的朝拜。
莊妃一邊走路一邊說著:“福臨,路要自己走出來才最踏實,”福臨聽著母親的話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兩位皇太極的妃子一左一右,拉著福臨的小手走在了眾人前面。將要落去的夕陽努力的揮灑著最後一點色彩,將最美麗的光芒照在她們母子三人的身上。
從後宮到百官等待的大政殿路並不很長,但在莊妃心裡這一路彷彿走了許多年,仁妃看著莊妃嚴肅的神情覺的有些詫異,仁妃不住的想,如果有一天葉布舒也登基當了皇帝,她自己會不會也是這個神情。
三人來到大殿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兩人拉著福臨的手,讓福臨端坐在龍椅中間,兩位母親則坐他的旁邊。
鄭親王濟爾哈朗看一切準備停當就帶頭跪拜高呼萬歲。滿朝的文武官員跟著一起給福臨磕頭行禮。這一次叩拜後在場的官員就是新朝的第一批從龍之臣,從這天起福臨就正式成為大清國的皇帝了。
福臨看著下面跪倒的一大片人,在人群裡尋找他的四哥,終於在鄭親王身後看見了葉布舒 ,就想開口叫過來陪他坐會兒,被莊妃發現後及時制止。
大家行完君臣之禮後,鄭親王拿出第二份詔書,當著大家的面宣讀出來,這是一份關於輔佐皇帝執政人選的安排。
詔命鄭親王濟爾哈朗為主政王,監管朝廷事務,並與福臨的生母莊妃親和養母仁妃共同監管兩黃旗。也就是說沒有三人一的致同意,誰也無法調動屬於皇帝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大軍。
詔命睿親王多爾袞為攝政王,主管大清的軍務。肅親王豪格和恆親王葉布舒二人為參政王,另任命六部堂官共十二人為理政大臣,這就是四王參政十二大臣理政的人事結構。就好像現代的四個常委加十二個委員。
聽到這個詔命,睿親王多爾袞心裡不住的暗罵:“這個皇太極死了也得擺我一道,搞出一個主政王,他真的以為一個濟爾哈朗就能壓制我嗎?”
隨著皇太極國喪的開始,盛京又一次變成了白色,熱鬧的國都又變得安靜起來,從海蘭珠到皇太極兩個國喪,也是苦了眾多百姓。
一個月後眾臣議定新皇帝年號為“順治”,福臨的生母莊妃稱昭聖皇太后 ,養母仁妃稱昭仁皇太后。緊接著福臨的生母昭聖皇太后宣佈要在福臨登基後去為先皇帝守陵三年,讓眾人驚訝不已。
一六四三年九月十九日福臨的登基大典正式開始。福臨穿著內務府趕製出來的明黃色龍袍,一個人坐在皇宮的寶座上,看著自己的登基大典,只見人來人往人們一臉肅穆,眾多王爺、貝勒、貝子等立於北面,文武各官立於南面,王公文武百官下跪進表,殿前大學士宣讀表文後,群臣行三跪九叩大禮,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在這個時代裡,多爾袞雖然實力很強,但卻無法隻手遮天,福臨的母親也不用為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而下嫁多爾袞,而這個順治皇帝會不會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