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碧紗櫥(第1/2 頁)
商氏聽得頭疼,暗忖也非婆母偏心,如若婆母真偏心夭夭,以前也不會放任夭夭受盡欺凌不管。 說到底,夭夭得婆母重視到如此程度,還是因著夭夭得了殿下青睞。 景姐兒從前在殿下跟前晃的機會可多了,也沒見殿下能對景姐兒多瞧一眼,甚至反讓殿下對景姐兒有了厭惡之感,連聲表妹都不肯出口。 夭夭就不一樣,初初見面,便得殿下一聲大表妹,多親暱,這才是正經表兄妹能成就姻緣的正確走向。 這樣明擺著的事兒,她就不信吳氏能想不明白。 偏就吳氏抓著景姐兒傷著的手不放,睜著眼說車軲轆話,轉來繞去借著由頭不肯撒手。 偏心,這府裡頭誰沒有點兒偏心? 吳氏自己不還把心眼偏向自己親生的景姐兒與康哥兒,這才生生逼得夭夭反擊,拔簪重傷景姐兒麼。 再者說了,公爹婆母的偏心,還不是為了孟府。 孟家若能再出一位太子妃,待殿下登基,孟家便能再出一位中宮,這是何等的榮耀,屆時孟家何愁沒有恩寵! 孟家好了,孟氏一族自然就好,他們兩房不管為官不為官,都能得到好處,更別說夭夭名份上還可是吳氏的繼女。 有一位中宮女兒,不管過去有多少嫌隙,往後的好處只有數不清道不盡! 這麼點兒道理,多淺顯,吳氏居然沒想通,事到如今,還處處想壓夭夭一頭,為景姐兒出頭。 也不是說為景姐兒出頭不好,或不對。 作為母親,這是好,也是對。 可吳氏也不想想,景姐兒自己爭氣麼? 但凡景姐兒自己爭點兒氣,早一步入了殿下的眼,哪裡還有夭夭什麼事兒! 說一千道一萬,還不是自己沒本事。 就只會鬧! 最終是她這個當家主母受累! 商氏拉著吳氏往善方院回,一路上是好話歹話說盡,才勉強說服吳氏不要再鬧,好好讓景姐兒把手養好,方是正經。 餘明路的藥方子是真有用。 金烏西墜時分,孟十三的高熱退了下去,寶珠金銀給孟十三擦拭身體,又給換了另一套寢衣,睡得安安穩穩。 終於不再說胡話了。 寶珠金銀齊齊鬆了口氣,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起餘明路的醫術實在高明,當真妙手回春,往後要是他給自家小姐調養身子,那體弱多病的小姐就有救了! 孟十三就是在她們對餘明路一陣陣誇讚捧高中醒了過來。 四賞除了賞夏,其他三賞都已回到孟老太太身邊侍候去了,劉媽媽叮囑賞夏,孟十三一醒過來,第一時間就得回上房稟報,好讓老太太放心。 故賞夏在問過孟十三可要吃點兒東西,孟十三點頭,她便讓寶珠金銀照看好孟十三,她退出佛堂去取吃食。 寶珠金銀連連點頭應諾:“有勞夏姐姐!” 賞夏一出佛堂,沒有立刻前往大廚房,而是先拐回上房,跟孟老太太稟了孟十三高熱已退,人也已醒之後,才去大廚房取了小米粥、燕窩粥,還有參湯。 每一樣的量都不多,只一小碗。 她想著她也拿不準大小姐的口味兒,既然大廚房裡都有備著,便都拿上一些,大小姐嘗一嘗,哪一樣更合口味兒,大小姐就吃哪一樣。 如今老太太看重大小姐,她們這些底下的人,自然得跟著上心。 孟老太太一聽孟十三好了,直贊餘明路的醫術甚佳,被吳氏氣出來的怒火也跟著被轉移:“佛堂不是個養病的地方,你去,把那邊的碧紗櫥收拾出來,那裡面的拔步床最是寬敞舒適,讓夭夭住進去,好好躺著,把病給養好了要緊。” 至於罰跪抄經之事,只能往後移,再說了。 劉媽媽聽懂了:“老太太真是疼大小姐,老奴這就去安排。” 是故,孟十三剛在寶珠金銀左右一人一口的服侍下,把溫火慢燉熬得晶透的小米粥、營養美味滋陰養顏的燕窩粥各吃下半小碗,又吃下半小碗參湯之後,劉媽媽帶著一頂軟轎過來。 說明緣故之後,又是孟老太太之命,孟十三自是不會拒絕祖母的一片慈愛之心,由著劉媽媽安排,讓一名健婦上前背起她。 背出佛堂,一下廊下石階,未曾落地,賞夏先一步掀起轎簾,她直接被背進一頂軟轎裡。 軟轎小小的,轎廂裡只能坐一個人,是常用於內宅的小青篷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