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2 章 292(第1/2 頁)
張儀的動作之快,遠遠的超過了林景言的想象,也超出了林景辰的想象。
他本還以為,有時間讓自己慢慢的去想,到底該如何出去,也瞧瞧熱鬧呢。
誰成想,沒等他想出辦法,事情就這麼結束了,雖然事後還有著許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和解決。
並不是說單單隻抓了兩個人,就一切什麼都完了的,但張儀的乾脆利落,還有皇上對其的信任,給予對方的權利之大,也是讓人心驚。
手中有了證據,又將那罪魁禍首給拿下了,事情相對而言,就變得簡單許多了。
大周雖然正處於王朝巔峰時期,天下太平,就連邊疆也沒有大的動亂。
但不管多太平的江山,那水災旱災,各種災年卻是永遠也免不了的。
而對於如何賑災,如何去解決老天爺降下來的各種考驗,當今的這些官員們,早就已經有了經驗了。
只要不是那種貪汙的官吏,只要是認真做事的人,雖然不能說百分百的達到快速平息動亂的效果,卻也不會出什麼大事。
而之所以很多時候,賑災都沒有預計的效果,大多都是錢款被人吞了。
從國庫撥銀出來,經過一層層的剝削,那最後到了真正賑災官員手中的,能有個五成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這被派來賑災的官員,如果是個有良心的,將這五成全部用到百姓的身上,其實也可以勉強的平息災難了。
而若是那賑災的官員,不是個有良心的,將那五成的銀子糧食,再拿去兩成。
只剩下三成,還要經過各府的州縣小吏,那最後還能剩下多少,真正的用到百姓身上,就不好了。
所以所謂能臣,不是指你有多少新奇的手段計謀,而只要是能夠將那些銀子,不被官員過度的剝削。
將國庫發下來的七成弄到自己手裡,再監督著,將其中的六成,全都用到百姓身上,這就是非常不錯的事情了。
至於說將國庫所發的銀子,全都用到百姓的身上,那是不可能的,便是包龍圖在世,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畢竟很多時候,就算是皇帝,那都需要對這些潛規則進行妥協,不是沒辦法解決。
而是解決了又能怎麼樣呢,殺了一批,下一批估計還是這個樣子的,甚至可能更加不如。
天底下的清官,那都是有數的,而貪官卻是無數的,而且一個清官,可能一步踏錯,就變成了貪官。
而貪官卻永遠也不會變成清官,水至清則無魚,有些事情,不是不清楚,不是不能解決,只是一時的解決,是沒有意義的。
倒是不如將事情把控住,免得造成更多的亂子。
其實在這方面,對於官員吏治,做得最好的,就要屬雍正,也就是那位著名的四爺。
不過很可惜,在他的嚴格管控下,也就導致了那些文人對他的極度不滿。
康乾盛世,卻唯獨把他給忽略掉了,而且還有著殺兄殺子的名聲,就差說其六親不認了,這已經很能夠看出緣由。
張儀執掌的是御史臺,平日裡管得是收集證據,檢查百官,專門盯人的,就跟現代的私家偵探差不了多少。
這樣的一個人,那自然是個很好的官員,可對於如何梳理山西現在的災情,他卻是沒有那個能力的。
至於說林景言,他雖然前世的時候,跟在自家弟弟身後看了許多,但有的時候,看那也只是旁觀。
真的上手了,才知道那看起來很容易的事情,到底是有多讓人頭疼的。
林景辰就更不用說了,前世他能夠處理的遊刃有餘,是經過了幾年的磨鍊,他也不是說天生就什麼都很強的。
現在的他,甚至還不如在翰林院待了幾年,對處理文書還有些心得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