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巾和陶器(第1/3 頁)
大姨媽大姨媽大姨媽…
不注意的時候還好,自從想到這一點,連秋的安穩生活立刻沒了。本來還計劃著把魔爪,不是,給山壁那邊的小羊羔們一個家,現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想到這個。
怎麼辦呢?
連秋無意識把目光落到燃燒的火堆,話說,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古代的姐妹們好像用草木灰來著?
連秋再次出發了,帶著她的小筐三號。
這次的目標是樹?皮。
她的樹枝不是白撿得,山洞所在的那座山也在這個過程中被走了個遍,樹的特性和利用的點都有點印象。
萬萬沒想到的是,黃軟軟還有這種用法。
黃軟軟是連秋給樹起得別名,姑且叫它樹吧,長得和竹子有點像,外皮則像玉米,皮剝了一層又一層。
撕下來的皮條紋是豎直的,淡黃色,摸起來軟軟的,讓連秋看了就兩眼放光,想著給床鋪升級換代。
現在,床單沒用上,姨媽巾先來了。
考慮到製作失敗的可能性,不,是肯定性,連秋薅了不少,給十幾棵“黃軟軟”瘦了身。
小筐三號也沒有直接送山洞,而是先在太陽底下曬,消毒殺菌,就算只是心理安慰連秋也要堅持。
反正曬曬沒啥壞處。
等那些黃色的“樹皮”帶到溪水邊用水沖刷後再次躺在樹枝上在太陽下暴曬消去水分,連秋滿意的將它們回收放在儲藏區,最上面鋪上一層乾乾淨淨的大葉子,用石頭壓著。
等大雨再次出現她就可以開工了。
至於現在,連秋抬頭沿著山洞口抬頭望天,熱辣辣的陽光尤其是正午時分簡直比蒸籠還可怕,她都不敢久待,就這樣面板也是快速從冷白變成黑黃。
不過與此同時她也有了新的想法。
連秋想要喝水,從看到小溪的第一天開始。
作為一個有點常識的正常人,知道生水裡有多少寄生蟲細菌的連秋指的當然是開水。
連秋用竹筒裝過一點,但水量不大,而且因為她不會封口必須要保持竹筒在火裡開口向上。
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竹筒表面光滑,連秋用來夾著它的樹枝搖搖晃晃,喝得那口水廢得心思她完全不想嘗試第二次。
這種時候,連秋格外懷念現代社會的鍋碗瓢盆。
鋼鐵製品復刻是別想了,但陶瓷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
連秋異想天開,就想搞點嘗試,人總要有點夢想,萬一成功了呢。
連秋對陶器的理解非常簡單,陶土塑形,然後燒製,中間複雜的可能還有上釉什麼的。
多餘的工藝是連一秒都沒有想過的,陶器的製作就變成捏陶土,然後燒。
聽起來很簡單,但連秋在第一步就卡住了,因為她不知道什麼是陶土。
這就很尷尬…
但陶土既然和一般的土不一樣總是有它的特別之處,從古代就有陶器出現說明這種不同不是用儀器檢測,而是能用肉眼觀察出來的。
連秋能做得就是多采樣做嘗試。
為了方便,所有的土都是加水團成球再一拍,放到太陽底下暴曬,旁邊用樹枝寫上採集的地點和特點。
至於其他時間,連秋都在積極蒐集材料。比如不同大小帶稜角的石頭,不同硬度的樹枝,之前類似柳條的枝條,乾草等等。
吃的自然也不用說。陷阱裡兔子又多了好幾只,幼鴿直接被放在靠山洞牆壁用石頭壘起來的那一堆。
看起來和它們的窩還是挺像的,反正也不會飛,跑不了。
趕在大雨再次來臨前,連秋終於在傍晚檢查結果的時候發現了一個不同的,呈現類似瓦片顏色的產物,看起來比周圍那些碎裂的黃土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