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名聲大臭的張巖(第1/2 頁)
第二天早早的離開之後,張巖去了鎮撫司進行最後的收尾。
郭寧經過一晚上的勞碌,總算在鎮撫司內關鍵之處都安插了自己人,雖然無法做到把錦衣衛當成他們的,但量化的說,已然執掌了鎮撫司三分之二的權力。
上午的時候,東廠新任廠公羅蔭,錦衣衛指揮使朱暟聯袂來到鎮撫司,宣讀了弘治天子對楊鵬案的處理結果。
該殺的殺,該放的放,該處罰的一個跑不了。
羅蔭和朱暟對張巖等人都很客氣,顯然知道這件事告一段落,也不會強行摻和蹭什麼熱度,那不是啪啪打張巖等人的臉嗎!
獲得了人身自由的有六七十個人,有過這次鎮撫司昭獄內的經歷,他們出來之後對張巖最大的影響便是張巖再也不用洗白了,從裡到外都黑透了還用洗嗎?
尤其是張巖當時為了儘快得到口供,幾乎全程參觀了對這些人的用刑。
一傳十,十傳百,把張巖傳成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都不奇怪,這等於是黑紅,招黑到極致,但也算紅吧!
因為張二國舅的名頭更響亮了,在某些人家,可以止小兒啼哭那種。
這個後果直接導致張巖的名聲基本崩塌,邵喜的後人肯定恨死他了,其他公主駙馬什麼的也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
而在勳貴當中也被標記為另類,就連這段時間跟著張巖忙前忙後的老大徐光祚,也再次被定國公勒令禁足。
至於張懋這個英國公,因為楊偉的死,對張巖的態度明顯冷淡許多。
張巖甚至還聽說張元瑛在家裡發飆,要給他好看呢!
只是此時的張巖對這些混不在意,因為他的精力,注意力都投注在了春闈案上。
想看看刑部尚書彭韶怎麼處理此案,能不能把唐伯虎給摘出來,改變唐伯虎的命運。
“侯爺,在下徐珪,是刑部的典吏,孔琦大人,丁哲大人讓我來幫侯爺在刑部進出更容易些。”
一個三十多歲,身材魁梧的人很是恭敬的對張巖說道。
徐珪的態度,代表了大部分刑部官吏,因為張巖救下了丁哲等人,而這些人都是刑部的中堅,所以就把張巖當成半個自己人對待。
張巖此時就走在刑部的甬道上,對徐珪點點頭。
“有勞了,不知道彭大人審理春闈案,到了哪一步?華昶,邵喜等人身亡,這案子不好審理吧?”
“按說是這樣,但彭大人似乎另闢蹊徑,從程敏政的書童入手,據說程敏政的這個書童已經招供,我因為沒有具體參與審理,詳情不太清楚。”
張巖還是認為光憑一個書童,想把春闈案反轉過來很難。
邵喜就是個敲邊鼓的,很可能也是被利用的人,華昶又死了,推動春闈案的幕後黑手有恃無恐。
都不用額外增加障礙,便夠讓刑部這邊喝一壺呢!
刑部內部分工明確,左右侍郎之下還有四司,據徐珪說,彭韶為了審理春闈案,抽調了刑部三分之二的官吏,還讓順天府也出了不少人手。
但除了之前被羈押的人犯人證之類,還抓了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人,其中就有城管大隊那幾個倒賣試題的,也被“請來”協助調查。
張巖也看出刑部內裡現在很亂,都快趕上之前的鎮撫司了,大大小小的官吏進進出出。
他被徐珪領著走進一處廂房,裡面的刑部郎中丁哲,作為僅次於尚書和左右侍郎的刑部中層,正在和員外郎王珏,主事孔琦案牘勞形,處理著密密麻麻的賬目。
張巖頓時就奇了,這是刑部,怎麼還幹上戶部的活了?
一問之下,張巖才知道審理清查的是程敏政家裡的賬冊,昌化伯邵喜的,還有華昶等人的。
細緻和認真程度,都快趕上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