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送行(第1/2 頁)
唐伯虎見張巖如此通情達理,大喜過望。
徐經則身為唐伯虎的迷弟,心生警惕,這是要跟他搶唐寅哥哥嗎?
二人當然沒有斷袖之癖,唐伯虎和徐經的取向都很正常,只是徐經一直把唐伯虎視為偶像,很不希望偶像誤交匪類。
不過當徐經得知,劉瑾,賈樟等人都是張巖和朱厚照的僕從,頓時高看了一眼。
他的身份地位,接觸的達官顯貴不少,一眼就看出這些僕從的不凡。
心中揣測甥舅二人絕對是京城的高門大戶,當即收起些牴觸之心,免得得罪了坐地虎。
賞識唐伯虎的梁儲,如今官拜吏部右侍郎,曾經是朱佑樘的侍講。
這幾年一直參與大明會典的編纂,聲名不小,否則也不會傳出要主持此次會試的風聲。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安南國王位更迭,作為宗主國的大明必須派人前去冊封,挑來選去就選中了梁儲前往。
徐經八面玲瓏,堪稱社牛,但是說什麼話都有分寸。
而唐伯虎性格不羈,敞亮口快,在提及梁儲出使冊封安南的事情上,張巖又聽了個新鮮。
安南就是越南的古稱,起源於唐代的安南都護府,可以說得上自古以來都是中原帝國的地盤。
等到了大明永樂時期,朱棣又將安南化為實際統治的土地,設定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讓大明多了將近二百個縣的地盤。
但是大好局面,被朱瞻基給毀了。
朱瞻基廢了交趾布政使司,雖然節省了點軍費開支,但是讓大明在西洋地方的聲譽一落千丈,甚至動搖了大明宗主國的地位。
而後來的安南地方多次襲擾邊境,甚至土司之亂,蠻莫之爭,都跟這個有關,恐怕是蟋蟀天子朱瞻基沒想到的。
唐伯虎頗有些計程車司機的派頭,對大明放棄了交趾布政使司非常的不滿。
說完了背景接著說道:“如今西南地方不靖,紛亂不止,和安南的存在大有干係,宣德天子放棄安南,實乃一大敗筆。”
徐經心裡一翻個,心說伯虎兄,這話不能隨便說。
沒看眼前這兩甥舅氣質不凡,在京城肯定有排面,得擔心禍從口出啊!
張巖被科普了一下安南的知識,再想想後世時候安南的跳反和挑釁,忍不住附和道:“伯虎兄說的太對了,開疆拓土乃帝王之責也,宣德天子把成祖打下來的偌大地盤說丟就丟,太不應該了。”
唐伯虎見張巖贊同自己的觀點,大為高興。
這位也是真有鍵盤俠的特質,言說今後有機會一定要把安南重新劃入大明版圖云云。
張巖和唐伯虎都沒想到的是,其實做到這一點的還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在嘉靖年間的時候,趁安南內亂,嘉靖大舉發兵,廢掉了安南國王室,將安南降格為都統使司,名義上把安南重新變成了大明屬地。
張巖跟唐伯虎越說越投機,當他們來到給官員經常送行的地方,這裡已經很熱鬧了。
梁儲畢竟是吏部右侍郎,位高權重,這次出使安南一去上千裡,半年時間能回來都是快的,來送行的人著實不少。
張巖也看出了大明各個圈子的不同。
比如英國公張懋那邊,都是勳貴武將,鮮少有文官摻和。
而外戚之間的小圈子,常常窩裡鬥,跟誰都玩不到一塊去。
至於文官圈子,才是大明朝的社交主流圈子,在場一個勳貴武將都看不見。
有道是圈子不同,不必硬融,偏偏今天多了張巖這個異數,差不多是羊圈裡冒出來一隻猛虎。
能來給梁儲送行的,基本上都是官職品級不如梁儲的,否則那就是社交事件了。
讓張巖眼前一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