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ldo;正如二殿下所言,德意志帝國發展海軍,是為了和那些老牌海軍國家、特別是和夙敵法國人爭奪陽光下的土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帝國的戰艦必須擁有足夠將敵人戰艦擊毀的強大火力如果僅僅是建造一個打不沉的標靶的話,是不能滿足帝國的需求的!因此,我們之前所忽視的火力,也應該被提升到和裝甲同等的高度上來而這部分因提升火力而增加的重量,就透過單艘戰艦所增加的噸位來彌補了。&rdo;
提爾皮茨頓了頓,接著道:&ldo;由於這個基本理念的變動,我們之前擬定的火炮發展規劃也必須全部洗牌否則的話,就會出現大船扛小炮,嚴重浪費噸位的情況了。&rdo;
&ldo;等等,阿爾弗雷德。&rdo;威廉二世的思緒剛剛恢復正常,一時間還沒能完全聽明白提爾皮茨話中所蘊含的東西。他皺眉想了一會兒,緩緩道:&ldo;朕明白了。由於戰艦噸位的增加,原先計劃為她配備的火炮便顯得威力偏小,便需要另外設計一種威力更大的大炮。&rdo;
提爾皮茨點頭道:&ldo;正是如此。之前我們計劃在下一級戰列艦上裝備40倍徑的240毫米主炮,現在看來,這個計劃就有很大的問題了。240毫米火炮的射速雖然很快,克虜伯軍工保證能達到每分鐘3發,但其威力太小,單發炮彈才140kg,根本不足以對對方的主力艦造成什麼致命的威脅。就算是在交戰距離較近的波羅的海,其高射速也難以彌補威力低下的弊病。除此之外,克虜伯的裝甲研製成果曰新月異,裝甲的抗彈姓能得到了近乎翻倍的提升如果不裝備更大威力的火炮,在曰後的海戰中,德意志海軍主力艦將面臨著火炮打不穿敵人的尷尬處境!&rdo;
&ldo;可是,阿爾弗雷德,大威力的主炮便意味著緩慢的射速,這你又該怎麼解決?目前海戰的交戰距離都不遠,射速緩慢的大口徑火炮所起的作用極其有限,如果沒有足夠的火力密度,就算是威力再大,打不中別人又有什麼用?我們當初之所以放棄了305毫米,而選用了283毫米火炮裝備4艘最新的布蘭登堡級戰列艦,就是考慮到了這一點的啊。&rdo;威廉二世開口道。
&ldo;這個問題我也想到了。&rdo;提爾皮茨拿起了那張被他畫滿了各種符號和圖形的稿紙,往其中的一個角落一指,滿懷信心的道,&ldo;我的想法是,在口徑和射速這兩者之間做折中的處理!&rdo;
&ldo;大威力的主炮,是我們所希望的而高射速,也是我們所希望的。既然二者天然對立、不可兼顧,那麼我們就選用一個中間的口徑,來在一定程度上兼顧威力和射速。目前,我們戰列艦上裝備的283毫米主炮威力堪用,就可以直接以此為根基,讓克虜伯弄出該型火炮的任意角度裝填的聯裝炮塔,來提升該型火炮在主力艦上的射速。這樣的話,既兼顧了威力,射速也會因炮塔結構而得到數倍的提升!&rdo;提爾皮茨手勢不停,口沫橫飛,彷彿要將心中所想的東西全部傾吐出來一般。
&ldo;折中口徑和射速麼……&rdo;威廉二世喃喃低語,眉頭皺起,心中開始急速盤算起來。實際上,威廉二世的海軍功底遠不像後世眾人傳言的那麼不堪,而是擁有十分深厚的造詣只過了片刻,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德國的40倍徑283毫米火炮本來就是管退式火炮,在先天上就滿足了速射的條件再加上無煙火藥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只需要一個可以快速裝填的炮塔式結構,那麼這種火炮的射速,便能得到脫胎換骨式的的提升!
&ldo;等一下……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抱著現在的這個283毫米火炮不放?乾脆直接讓克虜伯軍工研製更大口徑的305毫米火炮,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