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有位山東來的張大官人,是住這裡麼?」徐衛也不介意,繼續問道。
聽到這一句,那掌櫃的放下帳本,臉上神情和藹了些,擠出一絲笑容道:「不知小官人是……」
「哦,應約來訪。」徐衛剛一說完,掌櫃麻溜地鑽了出來,彎腰伸手道:「樓上請!樓上請!」便在前頭帶路,兩人剛上二樓,還沒來得及轉過去,眼前一黑,兩條漢子擋住了去路。其中一人看到徐衛,忙拱了手:「喲,徐……」徐了半天不知道怎麼稱呼。他參加過前些日子的剿賊之戰,認得徐衛。但在這裡不能稱官銜,可直呼姓名排行似乎又不妥。
「怎麼,不認識徐老弟了?」徐衛輕笑道。
那漢子一怔,隨即會心一笑:「徐老弟,快快有請,我家大官人吩咐過,專程在這候你呢。」說罷,領著徐衛朝走廊盡頭而去,另一個打發走了掌櫃,仍舊守在原地。
到走廊最後一間房門前,那漢子在外頭垂首道:「大官人,徐,徐老弟到了。」
裡面一陣腳步聲,門開外,張叔夜一臉的凝重,待徐衛進屋後,又掩上房門。第一句話就是:「賢侄,事情不妙。」
徐衛雖然早有心理準備,此時也不禁驚問道:「出了什麼事?」難不成女真人提前南侵了?不至於吧,自己就剿了幾個賊,難道改變了歷史程序?
「女真人正在收編原遼境漢人為鄉兵,並加強關隘守備,集結大軍,南侵意圖非常明顯!」張叔夜語氣沉重,但語速卻極快!
徐衛一聽,攥緊了拳頭,目光如炬:「終於還是來了。」慢,張知府是怎麼知道的?你知濟南府,與前線相距甚遠,如果連你都知道,朝廷沒理由不知道吧?
像是看出徐衛的疑惑,張叔夜解釋道:「自當日夏津一別,我便十分關注北境態勢。日前,有自太原歸鄉省親的故交告訴我,金人已在著手準備南下。西北軍中,不少人也意識到這一點,但坐鎮太原的廣陽郡王童貫卻對這些意見置之不理,還在繼續派人與女真人交涉歸還舊地的事兒,這簡直……」
第六十四章 官油子
童貫?還是別指望他了吧,這位大權在握的宦官,現在正做著春秋大夢。以重金贖回燕雲幾座空城後,趙佶遵從宋神宗遺訓,「有復全燕之境者,疏王爵」,封他為廣陽郡王,算是開了中國歷史的先河。而咱們這位童太師呢,封了郡王還不知足,正在打著雲中之地的算盤,天真地認為可以透過談判,再佔點便宜。
「知府相公有什麼打算?」徐衛問道。
張叔夜搖了搖頭,滿面憂色道:「賢侄啊,我要是辦法,還用得著問你麼?實不相瞞,我已經約了朝中幾位至交,到此處商議對策。稍後,你便扮作我的隨從列席旁聽,切記,只聽不說,左耳進,右耳出。」
徐衛自然明白他的言下之意,自己現在的級別還不夠資格在一眾朝廷大佬面前高談闊論。心下也不介意,便點頭應允。張叔夜看了他一眼,勉強笑道:「相信賢侄能夠理解我的難處,能請到他們,實在不易啊。」
兩人坐下說了一陣,便聽外面響起一片腳步聲,徐衛識趣的站起身來,退到角落處。張叔夜朝他使了一個眼色,隨即開啟了房門,衝著外頭拱手笑道:「仲源兄!」
進來一人,身穿一領團花戰袍,系一條龜背腰帶,個頭雖不高但極壯實,一雙眼睛在屋裡掃視一週,在徐衛面上停留片刻,不怒自威。進了房間,未及坐下,又來一個。這人徐衛看著有些眼熟,五十多歲年紀,魁梧挺拔,滿面長須,頗有風度。與張叔夜見禮後,便與先進來的官人拱手點頭,算是打了招呼。陸陸續續又來三人,張叔夜吩咐隨從把守,掩了房門,快步來到桌邊,作了個四方揖,沉聲道:「時局難測,為小心起見就委曲諸位了。」
幾人都說無妨,張叔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