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4 頁)
&ldo;那好說。&rdo;那婦人對葉程給的價格相當滿意,她顯然是不捨得丟棄舊物的型別,進屋沒一會兒,就拿了好幾件舊衣服出來給他們挑。
這頭葉程他們算是做上生意了,阿清跟她娘就在院子那頭說笑:&ldo;今兒葉程他們運氣不錯,這整個村子,就數她家要修的鞋多了。&rdo;
&ldo;可不是嗎,呵呵,你說你這曉玉嬸怎麼就能省成那樣呢,你看她身上那件襯衫沒?你出嫁那年她就見她穿過,這一晃啊,都十來年了,她還穿著呢。&rdo;阿清娘感嘆道。
&ldo;德海叔這兩年不是收入還不錯嗎,怎麼她還這麼省啊?&rdo;
&ldo;你是不知道,她也是小時候窮怕了,就養成這麼個性子,這一輩子都別想改了。&rdo;說到這個,氣氛就有點沉重了。
&ldo;誒,娘,我到上坎給葉程他倆攬點活兒去。&rdo;阿清突然說。
&ldo;我跟你一塊兒去,坐著也是坐著。&rdo;說著兩人就出了院子,葉程他們正低頭幹活呢,也沒注意到。
這個村子人不少,葉程他們在院子裡頭擺攤,沒一會兒就圍了許多人看熱鬧,大夥兒見他們手藝真不錯,就紛紛從家裡拿了舊鞋子出來。
那個叫劉曉玉的中年婦女,看著雖然挺摳門的,但是給錢也乾脆,她那些鞋子修了四塊一,她就給了四塊一,半點沒有還價的意思,一毛錢零頭也給齊了。
沒一會兒,阿清和他娘又拉著一班子人進了那個院子,生意來得快,葉程和陸明遠就有點忙不過來了。山裡人也都不著急,各家各戶搬出凳子來,院子裡頭坐了一堆又一堆,說說閒話打發時間。
這邊葉程他們手裡還有一堆活沒幹完呢,那邊村裡的人就開始呼朋喚友了:&ldo;小惠,你去一趟外公家,讓他們把要補的舊鞋子都拿過來,記得啊,跟隔壁的三婆一家也要說,就說城裡頭來了修鞋的師傅,手藝好價錢也低,讓他們趕緊過來。&rdo;
見葉程他們都忙上了,阿清和他娘也就準備回去了,阿清娘跟那個叫劉曉玉的婦人打了個招呼,讓他們中午煮飯的時候幫那倆孩子也把米飯蒸上,晚上她們再過來接人。
那劉曉玉就說:&ldo;晚上還接啥人啊,等他們啥時候忙好了,在我家睡就是,明天德海出去的時候,就把他倆帶上,想去哪兒去哪兒,這片大山裡頭還有德海沒跑過的地兒啊?&rdo;
&ldo;這樣也好,省得這倆孩子整天跑來跑去的,你讓德海幫著留點心,這倆孩子是阿清他們村的,給帶出來就得給帶回去。&rdo;
&ldo;啥話呢?咱山裡頭還能有壞人了?放心吧,我跟德海說說,丟不了。&rdo;
葉程和陸明遠也是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才知道這個叫劉曉玉的婦女就是做紅糖包的那戶人家的女主人。她男人將近中午才回家,一大擔子紅糖包賣得乾乾淨淨,曉玉讓他把腳上那雙鞋拖下來,拿到水池邊去刷了刷,曬乾了下午給葉程他們補補。
中午劉曉玉他們煮飯的時候,把葉程淘好米放在一旁的飯盒拿進去一起蒸上了,兩個人借了一塊院子裡的板凳,就著蔡金枝準備的肉餅和鹹菜吃。一會兒就有人過來看,說這麼點菜哪裡夠啊,然後端了自家碟子出去撥好一些菜進了他們飯盒。
吃飯的時候,這個院子裡頭的人漸漸就散了,有些還沒來得及修鞋的,就先給了錢把鞋子留在這邊,讓葉程他們修好了寄放在這個院子隨便哪戶人家,他們改天過來取就是。
吃完飯了以後,有對夫婦幫葉程他們把攤子挪他家門口去了,這會兒天上的太陽已經爬得老高,葉程他們的攤子也快被曬到了。山裡的房子二樓都比一樓長,一整排房子蓋在一起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