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第2/2 頁)
文卻表示,&ldo;不用了,我們發射的&l;祝融號&r;空間實驗室已經在火星上紮根,&l;火神號&r;空間站也已經開始處理火星勘測車反饋回去的資料,只要等處理之後的資料反饋回地球上,便能確定&l;嫦娥號&r;在火星上著陸的地點。&rdo;
洛書文還向公眾透露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訊息‐‐火星上的稀土資源十分豐富,華國已經在火星上實現了稀土資源的無人智慧開採,等火星機場建成之後,效能優於&l;嫦娥號&r;的&l;吳剛號&r;將承擔起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資源運輸工作。
較之於以可控核聚變電池為主要供能的&l;嫦娥號&r;,&l;吳剛號&r;的供能單元採用的是混合動力,不僅配製了可控核聚變電池,還新增了傳統的化學動力。
當初衛添喜與洛書文聯手設計出這樣一個混合動力的供能單元時,科工院的一群老科學家還抵制了一陣子,可是當&l;吳剛號&r;承載起星際運載任務時,那些老科學家都閉嘴了。
不同的星球有不同的礦藏,月球上的氦三資源充沛,火星上則蘊藏了無數的稀土資源與固態烴。
衛添喜與洛書文之所以將&l;吳剛號&r;的供能單元設定為&l;混合動力&r;,便是動了利用那些&l;固態烴&r;的念頭。
&l;固態烴&r;燃燒之後環抱無汙染,還能大大增加&l;吳剛號&r;的運載能力,何樂而不為?
……
美聯邦為了一掃之前的惡氣,將發射計劃定名為&l;火星救援計劃&r;,並且還將承擔救援工作的航空太空梭定名為&l;超人&r;,聽起來牛皮哄哄,可當&l;超人&r;臨近火星時,卻發現根本找不到將那太空艙帶上來的辦法,只能無功而返。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