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你能拿得出幾個錢?(第1/2 頁)
姚夏想了想,還是寫了幾封信,一一回復。
接下來可能會忙起來,到時候就真的沒時間了。
……
第二天姚夏跟著趙正國和王智華一起到新大樓參加清大總公司的第一次大會。
說是大會,其實姚夏也沒資格參加,畢竟100多號人呢,全擱在一起討論這個會議效率也太低了,他主要是參與接下來的小會流程。
過了一會兒王智華進去了,不到半個小時會議結束之後他拿著個本子搖搖頭走出來。
“趙老師,怎麼說?”
姚夏和王智華迎了上去。
他開啟本子翻了翻,道,“我簡單提煉一下吧,據說總公司想搞母子模式,以係為單位來建立子公司,由總公司來進行統一調配,也就是相當於各管各的。”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社會快速轉型,收入-價格體系混亂不堪,大學經費不足,教師工資微薄,國人戲稱“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
bj大學拆掉校園南牆,蓋起一溜門面房,租給個體戶們開飯館、開商店,收點兒房租補貼教學科研,雖說斯文掃地,倒也豐富了師生們的物質生活。
當時,北大生物系主任陳張良創辦公司,叫做“未名生物”,搞科研成果轉化,本系老師們的錢包迅速鼓了起來,狠狠拉了一波人文社會科學各系的仇恨。
清華大學以工科見長,辦企業不在話下。各系開公司,玩法簡單粗暴,有關各方一般就是在以下幾種方式的基礎上進行討價還價——
1、總公司獨家出資,公司扣除成本費用之後上繳全部利潤;
2、總公司與教職工合資,利潤按比例分配;
3、總公司不出錢但出技術,公司本錢由教職工自籌;
4、技術免費給公司使用,但總公司要按協議比例分紅;
5、技術由公司一次性買斷;
6、技術不買斷,但要給總公司上交若干年的固定提成。
但是這些【系】子公司,都要統一掛在總公司的下面。
科技開發總公司經國家教委批准,由清華大學主辦的全民所有制科技先導型校辦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不光招牌特別高大上,出生證也特唬人。
其實,這總公司一點兒也不“總”,各系自辦企業跟它沒有半毛錢關係,大家各玩各的。
哦。姚夏這一次總算是聽懂了。
合著總公司就是個媽,底下的孩子們各自奔啊。
畢竟奶水也沒多少,總共上面就批了150萬。
……
“張老師,張總說,”趙正國繼續道,“年終人均利潤沒有達到15萬元的部門關停並轉,第二年人均利潤下限提高到2萬。以此類推。”
譁。
王智華都聽傻了,“這個要求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這個年代的萬元戶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款,相當於未來的百萬富翁,可張總一開口就要求各子部門做到人均利潤15萬,簡直是天方夜譚。
姚夏皺起眉頭,其實這個方式來處理似乎也沒太大問題,現在的清大相當於養了一大堆的技術成果沒有進行商業轉化,帶頭的張本證呢自己也是個土生土長的校內體制培養的人才,根本就不懂市場經濟那一套。
現在相當於是廣撒網,讓下面各系自己出成果,但具體有沒有重點發展物件呢,暫時還看不出來。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摸著石頭過河的心理。
其實姚夏對這個模式還挺熟悉的,因為這就是未來的鵝廠養蠱模式,開設一大堆工作室,給定目標然後看誰能笑到最後,活下來的那個專案就贏家通吃。
可養蠱模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得有足夠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