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2/3 頁)
&rdo;又林挨著四奶奶坐下:&ldo;有爹孃在呢,我一點兒都不怕。&rdo;
四奶奶說:&ldo;明天還是請郎中來一趟,開個方子,熬點寧神湯,家裡人都喝喝。&rdo;
&ldo;娘今天也累著了,又受了驚嚇,也回去早點兒歇著吧。&rdo;
四奶奶點了點頭。她想著剛才在船頭,朱慕賢跳下水的一幕,女兒臉上關切的神情……四奶奶試探著問:&ldo;今天那孩子和咱們非親非故的,朱家少爺就這麼跳下去救人,實在是太莽撞了些。他也不想想,要是他有個好歹,他家裡人……該多難受啊。&rdo;
又林想了一想,說:&ldo;多半,他當時也沒能多想。有時候人要做什麼事兒,往往當時來不及想。他要真是想了,說不定就不會往下跳了。&rdo;
四奶奶抿了下嘴,輕輕嗯了一聲,摸了下女兒的頭髮:&ldo;不早了,你早點睡吧。&rdo;
女兒的回答聽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妥,可是四奶奶想,這肯定不是女兒的心裡話。
可是四奶奶沒有猜對,這恰恰就是又林的心裡話。
而且差不多的對話,也發生在了朱老爺子他們祖孫之間。朱老爺子也是這樣問孫子的,當時他就沒想過,河水很涼,他只是粗識水性,萬一救不上來孩子,他自己還搭上了,難道他就不怕?
朱慕賢圍著暖被,老老實實地說:&ldo;現在想來,是後怕。可是當時沒想著這麼多。&rdo;〕
現在想想,他的確後怕,但是並不後悔。
他在河水裡差點凍僵,如果沒有後來跳下來的人幫著拉著,他一個人可能真的沒法兒救人。可是那畢竟是一條人命啊。那個孩子朱慕賢剛才看了,就是在那燈樓前頭見過的孩子。那會兒他抱著德林,那個孩子騎在父親脖子上拍巴掌,一轉眼間,樓榻火起,也不知道孩子的父親去了哪裡。
跳下去的一瞬間,哪有時間讓他思前想後呢?他沒想過水是那麼冰冷,也沒想過即使救了人,自己倘若受寒生病會影響來日應考。
朱老爺子並沒責怪孫子,也沒有誇讚他,只說:&ldo;你和我年輕的時候,倒有些象。該做的事,用不著前思後想。可是我現在老了,總習慣三思而後行。想得多,做得少……&rdo;
人經得事情多了,身上的牽絆多了,做事就不會再象年輕時候一樣衝動熱血。遇到這樣的事情,就算李光沛想救人,也不會自己往下跳。他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擔著一大家子人的生計和安危‐‐他不得不多想,三思而後行。
朱老太太也是這樣想的。
這孩子平時聖賢書讀得多了,滿腦子全是仁義禮孝。不是說他這樣不好,也不是說救人不對。可是朱老太太已經偌大年歲,無論如何不願意見著心愛的孫子有個什麼閃失。旁人家的孩子那畢竟是旁人家的,如果力所能及,那伸一把援手倒沒什麼,可是今天這麼險,她這會兒還覺得胸口悶得難受,一顆心還揪著,怎麼都松不下來。
朱老爺子躺了下來,見老妻還睜著眼發怔,說了句:&ldo;睡吧。&rdo;
&ldo;我睡不著。&rdo;朱老太太白了丈夫一眼:&ldo;今天這樣的事兒再來個一兩回,我可經不住。你說這孩子心眼怎麼這麼實誠?今天這麼多船,船上這麼多人,別人都不去救人,單他去救。他也不顧念著家裡人怎麼擔心。&rdo;
朱老爺子沒介面,朱老太太推了他一把:&ldo;你倒說話啊。&rdo;
&ldo;有什麼說的?誰不打年輕時候過來的?年輕人都初生牛犢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