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遂有天魔生(第1/4 頁)
聖魔的胳膊,如天柱之折。掩光張影,轟隆隆地落下來,給人一種“天塌了”的錯覺。
“太虛閣裡的這幾個,我其實最欣賞你。桀驁自我,囂狂恣意,是不被這糟爛世界馴化的人。”七恨的笑聲含混著,在左丘吾的壓制下,仍然體現出一種高上的視角:“小子,還挺記仇!”
鬥昭的左臂,就是斷於原先的聖魔。現在他斬下的也正是聖魔的左臂。
魔雖斷臂,其道已遠。
沒有影響那已經開啟的棋格囚籠,也未曾阻止那扇將要推開的窗!
嘎吱~
歷史的迷塵被掃盡,時窗從投影逐漸變成了真實,真正要推開的那一刻,竟然有具體的響。
棋格之中被縛緊的書簡,此時已解開了綁帶,那捲封塵的竹簡,正緩緩展開。
這卷藏著黑色棋子的書簡,被左丘吾“束之高閣”,又被七恨搬回現世。
左丘吾利用《勤苦書院》的力量,將吳齋雪的歷史投影,從司馬衡身上剝下來。從未知的歷史墳場,帶進了《勤苦書院》,從而引發了七恨入場的一系列戰鬥。
但吳齋雪的歷史投影,早就在超脫力量的影響下,開始侵蝕司馬衡。左丘吾暫時剜掉了瘡,傷口卻還在那裡。
將時窗關閉,將司馬衡推回歷史墳場裡的【迷惘篇章】,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為了隔絕這個“傷口”和已經剜掉的毒瘡的聯絡。
現在七恨抬手開牢,一念推窗,也正是為了將聯絡尋回。
司馬衡回不回來不重要,司馬衡和“吳齋雪”之間的“關係”,可以成為七恨這顆意念逃脫的通道。《勤苦書院》裡的所有逃脫可能,都被這些人斬斷,但歷史墳場卻無法被他們封閉。
其意昭然若揭,鬥昭豎刀無回。
他當然知道這一刀斬不斷七恨以聖級力量做出的呼應,歷史墳場也不是他能解決的問題。但在通道完成之前,斬碎七恨這顆意念,也是一種選擇——當然無法將這顆不朽者的意念殺死,卻也可以瓦解它的反抗力量。
在這種層次的戰鬥裡,他只需要做好自己。剩下的事情,自然會有人做。
一刀斷臂人未走,鬥昭就在空中擰折,以腰帶刀,扭轉刀鋒,逆勢反撩!
腰身肌肉絞出來的線條,如弓弦繃緊,發出岌岌可危的響。天地時光爐裡的規則,都有實質性的絞動。如此沉重如此鋒利的天驍刀,這時卻失去了刀的形體,明明全力以赴,卻像一條綵帶,輕飄飄地迎上去。
鬥昭的刀,從來都是極致暴力的美學。
唯獨這一刀,是前所未有的縹緲,像是一場虛幻的人間美夢。
那洇在人們眼中的綵帶,分明是聚合了無數光怪陸離的流影。
這一刀已經完全脫離了鬥戰七式的範疇,也並非純粹的【白日夢】。
其名【惘歲】。
說是割顱的一刀,更像是一個當頭落下的罩子,一個鋪開的領域。一個變幻奇詭,意外頻出的生死鬥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承自陰陽家的白日夢,和小說家的力量很相似。但小說家的力量更遵循每段“故事”裡的規則,白日夢卻是更自由更無邊際,也更不可控的。
故事的發展不完全由作者決定,但作者也大概能看得到故事將要往哪個方向走。白日夢卻是光怪陸離,倏忽天地。做夢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夢到什麼。
當年的陰陽小聖鄭韶,就是以陰陽術法的瑰奇和不確定性著稱。正如他的那句名言——“我也不知道我的對手會以什麼方式死去。”
強者往往厭惡不確定性,因為那意味著失去掌控。但鬥昭卻不然,作為戰鬥才情絕頂的人物,他自信於自身在任何變化中的臨機表現。他擅長爭鋒。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