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4/4 頁)
以前,從來沒有過過半點苦日子,然而,直至死前,孃親一直心念念惦記著,就是能早日和父親合葬南麓,相見於地下,可見孃親從來沒後悔過。”
陸辰兒聲音平和,卻是極其地認真,似在敘述,更似在追憶,李璟怔了怔,心頭澎湃,不知從哪來的力氣,伸手把陸辰兒攬入懷中,抱著陸辰兒,頭擱在陸辰兒的頸側,良久,方道了句:“我不會讓你後悔的。”
ps:
感謝暗夜沉吟打賞的平安符。。。。。
第四百一十二回 反應(3)
第四百一十二回反應(3)
這一日,公孫梁剛下衙回府,就聽到僕從進來稟報,說是北六街的史寺卿過來了,都在府裡等了好一會兒了。
公孫梁聽了,有些驚訝,史修這個時候來找他做什麼?
下午的時候,因接到江南旱情嚴重的摺子,聖上召趙相及戶部尚書工部尚書以及他去了未央宮商議此事,出宮時就晚了,後又折去了趟衙門,所以回府時,天都已經黑了。
對傳話的僕從道了聲快請,原是想請史修去花廳,最後還是讓僕從領著去外書房。
當公孫梁大步進書房時,就瞧見史修在屋子裡來回踱步,一臉的焦急,一見到公孫梁,眼睛一亮,忙頓住腳步急道:“你這可來了,今日怎麼這麼晚才下衙?”
“出了什麼事,你這麼急?”公孫梁知道史修這會子重點不在他為什麼這麼晚下衙,遂直接問事,也不解釋下衙晚的緣由,況且,史修一向沉穩有餘,除非真遇上什麼急難事,才會急成這樣,連坐都坐不下。
史修忙把手中的一封信箴遞給公孫梁,“你瞧瞧,這是岑先生從宣城給我寄來的信,姐兒這次沒和岑先生子謙一起回宣城。”
公孫梁聽了這話,心裡詫異,接過信箴,還是請史修坐下來,自己也在一旁的太師椅上坐了下來,不慌不忙地從信箴裡拿出信箋開啟,從頭看過去。
史修坐下來後,也不顧公孫梁還在看信。就先說了起來,“你說,這白雲觀的觀主和先生好歹是舊交,相交數十年。他這回怎麼就能這麼坑姐兒,撮弄著姐兒進西苑。”說著,又帶著幾分懊惱,“早知這樣,上回我就該派人盯著姐兒,讓人親自送她離京的才能放心。”
公孫梁折了信箋放到旁邊的矮几上。抬頭望向史修,問道:“姐兒要進西苑,這件事你早就知道了?”
只聽史修道:“姐兒曾問過我,觀主和她說過,能送她進西苑,那位觀主到底是不是真有法子,我和姐兒說了,觀主既這麼說,肯定是有辦法的,但是那時姐兒並沒有說要進西苑。當時我就怕姐兒讓觀主撮弄得願意進西苑,還好一番勸說,讓姐兒早些回宣城。”
想起那時的事,史修是懊惱之色更深,“而且,後來我還特意叮囑過老岑一番。我想著,有老岑這麼個人在身邊,姐兒就算讓觀主給撮弄得要進西苑,至少老岑還能勸住姐兒,勸不住,老岑也會知道來告訴我們一聲,誰知道就這麼悄沒聲息的,姐兒就進了西苑,我們一點訊息都沒有聽到。”
公孫梁指了指案几上的信箋,“這封信是老岑和子謙回宣城後再寫過來告訴你的。這都一個多月了,也就說,姐兒都已經進西苑一個多月了,很明顯,姐兒是自願進西苑的。又不想我們插手此事,更是擔心我們阻攔,所以要進西苑的時候才沒有告知我們一聲。”
史修眉頭皺成一團,“西苑是什麼地方,這進去了就一輩子困在裡面,況且裡面的條件極其清苦,哪裡是她能待在地方,你說,她怎麼就這麼胡來,當初我明明就和她說得清清楚楚,那地方進去就出不來了,她怎麼就偏偏不聽了。”說到這,史修輕敲了下幾面,“不行,長沐,我們得想個法子,總不能讓她真在裡面待一輩子。”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