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司馬談雖然崇尚道家,不重儒家,但生為太史,他一生求真,毫不隱晦,而且生前曾屢次讚嘆過劉德品格,定不會有意略過這些內容,即便空缺,也定然要令文意自然貫通,絕不會讓文句如此阻塞梗斷。
&ldo;果然……&rdo;司馬遷喃喃道。來之前,他便預感不妙,現在猜測被印證,仍遍體一陣發冷。
衛真湊近那捲書簡,仔細參研了半晌,小聲道:&ldo;編這竹簡的皮繩是後來換的。&rdo;
司馬遷也俯身細看:這簡卷編成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竹簡已經黃舊,穿編竹簡的皮繩卻要新一些。看來是有人拆開書卷,抽去其中一些竹簡,刪改了文句,而後另用皮繩穿編。
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刪改史錄?
做這等事必定隱秘,不會在天祿閣中公然行事。司馬遷頓時想到石渠閣秘道,竊走古本《論語》的人,與刪改這史錄的恐怕是同一起人。衛真在那秘道中發現另有一條岔道,必定是通往這裡。他環視四周,閣中書架林立、書櫃密列,不知道秘道入口藏在何處。但無論如何,刪改史錄必定得先從秘道中取走原本,在別處刪改後,再悄悄送回閣中。
劉德史錄上究竟有什麼言語?為何要刪改?
司馬遷沉思片刻,隨即明白:劉德當年所收大多是古文儒經,而朝中得勢掌權者均為今文經派。古文經一旦公諸於世,今文經地位必將動搖。此事定是關涉到古本《論語》及其他古文儒經。
司馬遷又檢視劉德後人,劉德共有十二子,他去世後,長子劉不害繼嗣河間王位,次子劉明封茲侯。
三年後,天子頒布&ldo;推恩令&rdo;[推恩令:各劉姓諸侯王權勢日增,不斷危及天子威權,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劉徹為削弱諸侯王勢力,頒布&ldo;推恩令&rdo;。《史記&iddot;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上書&ldo;&l;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r;於是上從其計&rdo;。],命諸侯王各自分封子弟為列侯,名為&ldo;推恩&rdo;,實則是拆分藩國封地,離析諸侯勢力。此令頒布不到一年,劉德長子劉不害去世,次子劉明因謀反殺人,棄市除國。其他十子一起封列侯[參見《史記集解&iddo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司馬遷心中暗疑:劉不害死因、劉明謀反詳情,均不見記錄。兩人同一年死去,難道真是巧合?
他盯著&ldo;元朔三年&rdo;四個字,低頭細想,猛然記起:這一年,天子不但借&ldo;推恩令&rdo;,一舉削弱諸侯勢力,更升任公孫弘為御史大夫、張湯為廷尉,儒學與酷法並行,恩利與威殺同施,天下格局由此大改。
兩年後,公孫弘位至丞相,置五經博士,廣招學者,今文經學從此獨尊,齊派儒學一家獨大……
硃安世從酈袖所留秘道,逃出圍困,渡過溪水,剛鑽進林子,林中猛地冒出一個黑影。
驚得硃安世頭皮一麻,驩兒更是嚇得全身電掣了一般,張大了嘴,卻叫不出聲。
那人嘻嘻一笑說:&ldo;老硃,是我‐‐&rdo;
硃安世聽聲音熟悉,是個女子,再一細看,竟是韓嬉!
&ldo;你?&rdo;硃安世更加吃驚。
&ldo;噓‐‐跟我來!&rdo;韓嬉低聲說著,伸手牽住驩兒,轉身往林中走去。
硃安世趕忙跟上去,韓嬉在前引路,一路摸黑鑽出林子,外面是一片田地,月光如水,冬麥如陣,沿田埂走了一陣,眼前一片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