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5 頁)
姐送給我的,比這個還要大一號。”
琳姐兒聽了,望向陸辰兒,盡是訝異,“真的?辰姐姐也有?怎麼我在辰姐姐那兒沒見過,什麼時候得的?下回去陸府我要瞧瞧。”
“從前一個朋友送的,因我不常吹,就收在錦盒裡,很少去碰它,上回桃夭說她會吹壎,就送給她了。”
桃夭拿著壎在嘴邊試了兩下音,音質挺好的,抬頭望向琳姐兒道:“你會吹嗎?我會吹許多鄉間的小曲,在鄉下的時候,我阿爺給我做過一個木壎,只是後來來城裡,沒帶過來。”
“自然會。”琳姐兒笑道:“我是瞧著我六哥哥吹壎,覺得有意思,便跟著六哥哥學了一陣子,這回六哥哥特意給我尋了這隻漂亮的象牙壎,要不,我吹一曲給你聽聽。”
琳姐兒說著,便伸手拿了過來,放在嘴邊試了兩下,爾後便聽到烏咽聲響起,時而高低婉轉,時而悠長綿延。
陸辰兒一怔。
曲調低昂,音符流轉……
並不是很流暢,還帶著幾分生澀,想來是剛學沒多久。
這音符,是三生石的曲子。
上一世,就是琳姐兒教她的,她也只會這首曲子。
好一會兒,一曲終了,琳姐兒停了下來,旁邊的桃夭滿是興奮地道:“這首曲子我知道,我聽辰姐姐吹過一次,我也會吹。”桃夭在吹壎上有天賦,只要她聽過兩三遍,她基本上就學會了。
羅綺還曾打趣她,怎麼這天賦不用在識字上。
琳姐兒聽了詫異,望向已坐在榻上的陸辰兒,問道:“辰姐姐也跟我六哥哥學的?”
陸辰兒回過神來,沒有否認,“嗯,聽過你六哥吹過幾次,後來就會了。”
桃夭拿著象牙壎吹了一首鄉間小調,歡樂明快,節奏分明,很是熟練,一旁的琳姐兒聽著兩眼發亮,待桃夭停了下來,直嚷著要桃夭教她,又道:“若是我六哥哥聽了你吹的曲子,也會自嘆不如的。”
自嘆不如,這個成語,前兩日春纖剛教她的,桃夭自是明白,卻是搖頭,“我吹的不是最好的,在我們鄉下,幾乎人人都會吹,以前,我那村子裡就有好幾個吹得比我好,不過,那時他們都比我大,要不請你六哥出來和我比比?”
“我六哥身體不好,不出院子的,你見不到。”蕭琳搖了搖頭。
桃夭不免有些失望。
陸辰兒見了,在旁暗笑,若是讓桃夭知道,蕭琳的六哥哥就是李璟,只怕桃夭會比見到趙雅南女兒裝還吃驚,桃夭跟著孃親來安定公府的次數也不少,時常聽到蕭琳提起,卻從沒見過。
桃夭又吹了幾首曲子,陸辰兒拉著琳姐兒一旁低聲問道:“你六哥又病了?”
“沒有,已經全好了。”說完,蕭琳又想著,陸辰兒是去松柏齋見過李璟,遂又道:“最近幾日都不在府裡,前兩日我去了一次,撲了空,蔣媽媽和我說,要過些日子才會回來。”
陸辰兒是因為上回見到李璟,瞧著他當時躺在床上,擔心他病還沒好,才隨口問了一句,聽了這番話,遂放了心,不再多言。
PS:
感謝熱戀打賞的平安符。。。。。
第二百七十四回:燈會(1)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四日,京中的元宵燈會這一日正式開始。
怕像上次參加宣城燈會時那樣堵在了路上,這一次,夜幕未下時,陸辰兒和桃夭謙哥兒早早地就出了門,趕到東市時,天正好黑了下來,萬盞花燈齊燃起,瞬間,整個東市亮如白晝。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這是前人描寫了元宵節盛況的詩句,而眼前景象正與這一詩相吻合。
因和琳姐兒約好在崇仁坊匯合,陸辰兒和桃夭謙哥兒便沒有逗留,趕到崇仁坊的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