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大明每年收兩次稅,一次叫做春賦,一次叫做秋賦。顧名思義,春賦就是春天收,秋賦就是秋天收,這兩次稅收十分沉重,使得許多百姓家破人亡。尤其是從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遼東軍餉不足,加派了遼餉(後來又加派了數次,每畝地加派了九厘銀子)。這份加派一直保留了下來,直到明亡都沒有取消,壓得百姓們苦不堪言。
朱元璋坐在上山坡上,一邊看著大黃牛吃草,一邊看著一個住在附近的鄉民走進馬家大院。這家鄉民選在春賦的時候來拜訪馬家,其實只有一個目的‐‐&ldo;詭寄&rdo;。
所謂&ldo;詭寄&rdo;,就是將自己的田產掛在別人的名下。
前面說過了,士紳階級是免稅的,而普通百姓卻必須交納重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日子過不下去了的百姓,就會到當地計程車紳家去,登門拜訪,主動說:&ldo;請老爺收我為奴吧,我和我的田地全都歸於您家……&rdo;
然後士紳老爺肯定笑嘻嘻地道:&ldo;這怎麼敢當?你要來我家當然是好的,來就來吧!我也不收走你的田地,你自己接著耕,只要每年給我交點小錢上來就行。&rdo;
結果田地還是那片田地,耕地的農民還是那個農民,但是在官府的資料上,那塊田地已經不再屬於一個農民,而是屬於一個士紳,耕地的農民也變成了士紳家的長工,這塊田地自然就不需要上稅了……原本應該由國家收取的稅賦,就變成當地的土紳收走,國家財政也就一日不如一日。
當然,願意主動去投身給別人為奴的人雖然有,而且不少,但在整個農民階層中還是佔少數。中國人的鄉土觀念極強,一片土地就是一個農民的命根子,一般人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不可能去做這種把身家性命全都送給別人的事情。
根據朱八的記憶,以前每年都有人來&ldo;詭寄&rdo;到馬家,但一年裡不過家人,不會太多……今年卻大不相同,朱元璋坐在小山坡上看了一陣子,才僅僅半天時間,就有三家農民過來&ldo;詭寄&rdo;,照這樣發展下去,從&ldo;春賦&rdo;開始到結束,起碼也得三四十家人&ldo;詭寄&rdo;到馬家,成為馬家名義上的長工。三四十家人,就代表上百畝的土地,大明朝的稅收,又要下降百畝了。
&ldo;旱災果然是更加嚴重了。&rdo;朱元璋嘆了口氣,&ldo;詭寄&rdo;的人變多,說明交不起稅的人變多了,這毫無疑問是大旱災帶來的效果,不過這並不是朱元璋最憂心的事情,他憂心的是制度的問題……
在天空中飄浮了幾百年當旁觀者,他已經看到了大明朝的許多弊政,其中就有士紳階級免稅給國家帶來的財政問題,這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嚴重弊政,但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感覺這個問題難以解決!
為什麼?因為要修改這一條政令,就相當於與整個大明朝計程車紳階級為敵!
可是……如果不解決這個稅賦的問題,大明朝的財政就無法得到緩解,救不了這個國家……
朱元璋忍不住就會想:&ldo;如果現在讓我當上大明朝的皇帝,我要如何來對抗全天下計程車紳?像洪武年間那樣下令全部殺光?不行,肯定不行!洪武年間的情況與現在不同,當時我手握重兵,威望極高,才可以支使軍隊殺盡一切不聽話之人。現在就算讓我當上皇帝,整個國家的軍隊也無法做到全部聽我的,與全天下士紳作對的唯一後果,就是某個大將軍帶兵造反,然後群臣呼應,我將孤立無援&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