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學院崛起(第4/5 頁)
為雖然他們據土城而守,但防守佈置應當效仿塹壕幽徑曲折。
工事不必連貫,事實證明,只要火力點能彼此照應陣地便固若金湯,2號陣地便是極好的例子。
但需要加強防空洞,給士兵休息空間。
需要打造類似交通壕的通道,能在安全環境調兵遣將。
王光復又去找趙傳薪討要地雷。
工兵在他指揮下,出掩體後匍匐前進,忍著刺鼻的灰塵,趴在地上刨土,將地雷掩埋,形成簡單的地雷帶。
地雷帶不是防備進攻,是防備己方視線死角被敵人針對,好及時發現敵人。
守軍僅有一萬,進攻方的英軍也只有一萬多。
接下來三天,雙方開始硬橋硬馬的對抗。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光復一系列安排,讓陣地防守主角色從手榴彈變成步槍和機槍火力。
英-軍靠土袋牆做掩護,在戰線前挖掘工事步步為營。
王光復在軍火庫調來迫擊炮,對英-軍陣地進行轟炸。
英-軍毫不相讓,炮兵予以猛烈炮擊。
這時,王光復會下令撤出陣地,減少損失。
拉鋸中,英軍傷亡更大,但也在節節逼近。
第二天,王光復扛住自我懷疑,越打越順時,庫特·艾·阿瑪拉卻守不住了,納·阿德·丁·帕沙派人來通知他撤退。
撤退時,王光復按照教科書,可圈可點的安排,有序的交替火力掩護,撤到預備陣地,一鼓作氣隨大隊離開。
此戰,英軍雖然取得勝利,卻付出了2300人的代價,慘勝。
戰後納·阿德·丁·帕沙統計,發現僅王光復部隊,就給英軍造成400多人傷亡。
須知,守軍總共一萬人,王光復僅有500人。
納·阿德·丁·帕沙狠狠地誇了王光復他們,讓這群學生喜出望外。
即便不能升職,沒有犒勞獎賞。
隨即趙傳薪也給出口頭表彰:「學以致用,乾的不錯。」
王光復喜上眉梢。
可趙傳薪馬上又說:「但也別得意。你們機槍比別的部-隊多,手榴彈和迫擊炮不計彈藥損耗,能取得這個戰績只能說在及格線以上。」
王光復沉浸於沾沾自喜,沒聽進去。
英-軍總指揮查爾斯·湯申德慘勝,似乎心有不甘,在後面如跗骨之蛆緊咬不放。
雙方不時爆發小規模衝突。
後面王光復愈戰愈勇。
納·阿德·丁·帕沙見狀,既然這支部隊能打,又不消耗自己彈藥補給,那就往死裡用。
在一次阻擋英-軍火力的任務中,王光復和大部隊的聯絡被切斷。
英-軍照明彈一發接一發,照的這邊亮如白晝。
王光復讓人排起長龍,全部躺在地上,就這樣躺著傳遞土袋構築土袋牆。
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土地上,堆土袋牆比挖塹壕更方便有效。
他用這種方式,構築出一個高於地面的「交通壕」,又付出了30多傷亡代價,終於平安撤退。
當追上大部-隊後,納·阿德·丁·帕沙震驚於他們這支殿後部-隊居然能全身而退。
其實就是將王光復他們往死裡用。
王光復他們還待再戰,趙傳薪卻攔住他們:「別人都能輪換,只有你們一直打。你們倒是愈戰愈勇,可你們看看手底下的兵。」
王光復和學生們仔細觀瞧,果然,手底下的奧斯曼帝-國士兵滿臉疲憊和麻木。
似乎累的沒了人類該有的情緒和思想。
心態不同,身體和精神層面狀態就不同。
王光復他們知道自己隨時會走,可這些士兵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