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李斜謀叛1(第1/2 頁)
張繡向曹操發起攻擊時,曹操的左軍由曹洪和張遼統領,右軍由於禁和徐晃統領。
當時左右兩軍都有敵兵吶喊攻擊,他們一時也沒弄清情況,出兵拒敵時,發現敵兵只有兩三百人,一見到他們出兵就跑了。
他們料想中軍可能遭到張繡主力兵攻擊了,急忙領兵來救。
到了中軍大營,卻見兵馬散亂,四處逃竄。
他們四處尋找,也沒找到曹操,後來才知道曹操是逃到舞陰去了。
于禁讓曹洪領兵速去舞陰救護曹操,他領兵在後拒阻張繡追兵。
張繡帶著幾百騎兵來追,遇到于禁。
于禁當時只有幾百人,也不和他死戰,只是且戰且退,拖延時間好讓曹洪領兵到舞陰。
因為于禁的抵擋,張繡也不能速進,追了一段路後也就不追了。
于禁讓兵士相互攙扶著受傷的兄弟,整齊列隊,擊鼓而行到舞陰。
路上于禁看到有十幾人被搶,連身上穿的衣服都搶去了,疑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被青州兵搶的。
他聞言大怒,領兵將那些青州兵圍了起來,大罵道:“你們如今已是曹公之兵,而非昔日之賊,為何還要搶奪別人呀?”
青州兵因自己是曹洪所領,而曹洪是曹操的從弟,于禁只不過是一個外姓將領,並不把他放在眼裡,青州兵傲慢地答道:“與你何干?”
“速將所搶之物交還,否則我將訴於曹公。”
青州兵雖然仗著是曹洪所領,但他們也怕曹操,見於禁這麼說了,他們也只好將剛才搶的東西全部交出,然後跑到曹洪那裡告于禁亂權。
于禁當時只是校尉,又不是曹家族親,也不敢像李斜殺曹仁軍候那樣擅殺兵卒。
回到舞陰後,于禁也不急著去找曹操辯解,而是先將營壘築好,防止張繡兵馬襲擊,才到曹操那裡說明情況。
曹操對於青州兵是什麼德性也知道,他將於禁誇讚了一番:“淯水之難,吾去甚急,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也不過如此。”
但曹操對青州兵也沒有加以處罰,只是讓曹洪多加約束。
因青州兵是以前黃巾卒所編,現在兵敗,如果處罰,只怕會引起青州兵叛變,那更麻煩。
曹仁被曹操派去攻打旁邊的縣城,他率領三千人攻打西鄂縣和博望縣,虜略了男女三千多人。
知道張繡降而復叛,曹操兵敗逃到舞陰之後,他急忙領兵來到舞陰。
曹操軍敗,曹昂典韋和曹安民又戰死,軍中士氣低落,無人想戰,都想著回軍。
曹操知道此時已不能再與張繡交戰,便引兵回許都。
他領著兵馬剛出舞陰,斥候來報張繡率領三千人馬追來。
曹操見士氣消沉,無心交戰,只領人馬速行。
曹仁的人馬並未經歷張繡叛襲,也沒有那種失敗感。曹仁向曹操說道:“公在前面走,仁可擊退追兵。”
曹操又讓于禁領一千人助曹仁,伏兵道旁,在張繡追來時,突然殺出。
張繡兵馬以為曹操喪膽,一路狂奔追來,沒想到會殺出這麼一支戰鬥力強盛的兵馬,被打得連忙調頭逃跑。
大軍回到舞陽安營夜宿時,曹操集眾將議事,說起張繡背叛之事。
眾將都猜疑不定,不知道張繡已經歸降,為什麼又要背叛。
曹操將李斜給曹昂的書信拿了出來給大家看,說這是在曹昂身上找到的。
曹仁首先看了書信後大罵:“李斜這個賊子,竟與張繡勾結欲害明公,必是他與張繡設謀假降騙取明公信任後,再謀襲明公。他與子修交好,是想留住子修不隨軍出征,而獨害明公。此等逆賊,請明公務必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