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迎天子1(第2/2 頁)
敗,少府田芬、大司農張義等人戰死,宮人被殺者很多。
劉協逃到陝縣,董承先過河找來船隻,接劉協渡過河北。
當時河岸太高,不便登船,董承殺了伏皇后的侍者伏德,從他手中搶來十匹絹連結成布繩,垂吊劉協下河登船。
然而船少人多,許多人不能過河,被追來的李傕等人殺死略走。
渡過黃河之後,韓暹楊奉等人帶著劉協來到了安邑,以安邑為都。
此時已是興平二年十二月。
明年春正月,劉協在安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改元為建安。
所以,時間來到了建安元年。
曹操召集眾人議事。
“天子東出長安,而李傕郭汜帶兵追逐,恐遭厄難。孝先提議我派軍迎護天子,諸位有何提議?”
孝先即是毛階,現在是曹操的治中從事。
荀彧首先說道:“天子遭難,我們為臣子者,須護其萬全。李傕郭汜與楊奉董承等人相互攻伐,天子身陷於險境之中,流離於山野之間。此乃國家之辱,臣子之辱。明將軍應遣軍迎護天子於洛陽,重建宗廟,以盡忠臣之責。”
曹仁擔憂地道:“只是現在劉闢何儀等黃巾在汝南穎川為亂,將軍亦應領軍討伐。況且道路難通,又如何去迎護天子?”
曹操笑道:“此前我已與河內張稚叔(張楊)相通,可借道河內西往。”
張楊這時是河內太守,守著河內。曹操得兗州之後,因為關中道路不通,便派人去說張楊,讓他答應自己的使者從河內透過。
張楊本來不答應,他身邊的騎都尉董昭勸說之後才同意。
程昱這時也說道:“迎護天子亦可,只是現在豫州黃巾賊眾有數萬,急需征討,將軍身邊恐無將軍可遣。且若領兵過多,則河內張楊恐怕會猜忌而不給通行。若領兵過少,又恐楊奉董承等人為難。”
“兗州需要有人留守,穎川汝南的黃巾也要征討,至於派誰去……”曹操想了一下說道:“我看曹子廉可行。”
荀彧說道:“天子停駕安邑,而韓暹、楊奉、董承等人不能相率,上下為亂,又各有兵馬。若有兵戰,子廉恐難抵敵。我以為可以讓不直將軍領兵去迎護天子,明將軍以為呢?”
曹操不說話,看著李斜,想徵詢他的意見。
李斜自從在徐州與曹仁發生矛盾,又因各種料事於先,讓曹操猜忌後,便很少參與這些大事之議了。
但是他知道歷史上曹操迎天子有很多好處,對於曹操來說,可以奉天子以令諸侯。對於皇帝來說,也可以擺脫讓人搶來搶去的局面。
同時,雖然不那麼受曹操信任了,但他也是曹操的女婿,他也要為曹操著想。
不過他還是有一些憂慮:“我可以去,只是將天子迎護至洛陽後,恐怕洛陽破敗,街陌荒蕪,民眾稀少,已不適合為都。到時還望將軍領兵前來,迎天子遷移都城於兗州。”
此時豫州還不是曹操的地盤,許縣沒在曹操手裡呢,所以李斜只能是說要遷都到兗州。
曹操大笑道:“不直所言極是,此事我已想過,你只須將天子迎至洛陽,後面的事我再來處理。”
李斜見他這麼說,也就沒什麼意見了,應了一聲:“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