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告慰李鴻章的在天之靈(第1/2 頁)
慶親王奕匡說:“老佛爺,節哀吧,微臣知道李鴻章中堂大人走了,您心裡難過。可是,人固有一死,誰也在所難免,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李蓮英也跟著慶親王奕匡的話,安慰慈禧皇太后說:“老佛爺,慶親王爺說的對,人死不能復生,您還是節哀順變吧。奴才也為李鴻章中堂大人的離世感到難過,可是沒辦法啊!”
慈禧皇太后見慶親王奕匡和李蓮英勸她,她才止住了悲哀,睜開了眼睛。
李蓮英忙不迭地給慈禧皇太后遞上一條潔白的手帕,慈禧皇太后接過李蓮英遞過來的手帕,把臉上的眼淚擦拭掉。
她心情沉重地說:“李鴻章中堂大人確實為咱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他對朝廷是忠心耿耿,恪盡職守,從來沒有過半點怨言。有多少次,朝廷出在危難之時,都是他挺身而出,為朝廷排憂解難,化險為夷。他是個非常有能力,有擔當的大臣啊!”
慈禧皇太后不無慨嘆地評述李鴻章,給他蓋棺論定。
“老佛爺對李鴻章中堂大人評價的很中肯。李鴻章大人確實是咱們大清朝的能臣。在國家處於危難之際,他頂著國人的謾罵,一次次與外國人周旋,為國家排憂解難解,為了咱大清朝的興盛和顏面,他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實在是咱們大清朝臣子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慶親王奕匡對李鴻章評價說。
“嗯,慶親王爺您說得不錯,李鴻章在國事面前,確實是一次次替哀家出謀劃策,度過了一個個難關。為了咱大清朝增強國力,他不惜一切代價,四處奔走,籌集資金,創辦北洋水師,訓練水兵,籌辦洋務,為的就是大清朝富國強兵,繁榮昌盛。”
慈禧皇太后又是對李鴻章一番大加讚揚。
“嗯,老佛爺所言極是。就拿這次和洋人談判議和來說,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不計個人恩怨,依然尊存老佛爺的聖旨,坐到談判桌上,與洋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力爭維護咱大清朝的利益,盡最大努力,力挽狂瀾,退走了洋人,把洋人趕出了大清朝。現在他去世了,對於咱大清朝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慶親王奕匡說。
慈禧皇太后聽了慶親王奕匡的話,又傷心起來,她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李鴻章大人真的不應該走啊!這可讓哀家怎麼辦啊!”
“老佛爺節哀吧。走的人已經走了,咱們活著的人還得繼續活著。咱們還得繼續為大清朝著想。”李蓮英在一旁勸解道。
慈禧皇太后這才止住了哭泣聲,她抹去臉上的淚水,說:“哀家一想到李鴻章中堂大人離世,哀家心裡就難受,就止不住想流淚。”
“老佛爺,您就節哀吧。李鴻章中堂大人臨終前還託微臣給老佛爺一個摺子,請老佛爺垂覽。”
慶親王奕匡說著,就從懷中掏出一個摺子,雙手捧過頭頂,呈給慈禧皇太后。
慈禧皇太后接過李鴻章的遺折,顫顫巍巍地開啟,仔細閱示起來。
遺折裡面詳細敘述了他與慶親王奕匡和洋人談判議和詳細經過,最後是他對慈禧皇太后的懺悔。
他說:這次談判他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可是談判還是不盡人意,留下了許多遺憾,請老佛爺原諒他。再者就是說,他年事已高,體力不支,病魔纏身,估計在人世間活不了多久了,可能老佛爺看到這份摺子的時候,他已經昇天了,不在人世間了。最後,他祝願老佛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祝願皇上健康長壽。
整個摺子語氣哀婉,悲涼。
慈禧皇太后閱示完後,內心是相當的悲哀和難受。
慈禧皇太后看完李鴻章的遺折再一次流淚了。
“老佛爺,李中堂大人已經走了,他是為國而死的,死的光榮,死得其所。老佛爺不應該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