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輕鬆打爆20萬起義軍(第2/4 頁)
籠絡人心。
雖然我實力不如你,但是我人多啊。
雖然我槍炮不如你,但是我人多啊。
看在幾十萬人的份上,招安的時候皇帝老子至少給封個德州知府吧
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玩的。
要做官,先當匪。
要做官,先造反。
吳皇他孃的是個什麼玩意,懂不懂正治
……
“潘盟主,您老說怎麼辦”
“打!”
“好!”眾人起身喝彩。
如此重大決定,當浮三大白。
關於怎麼打,眾人足足爭吵了兩天,其間多次翻閱《三國演義》。
最終決定回覆吳皇。
約定10日之後,在清河縣決戰。
誰也想不到,潘盟主又派人向燕京送去了一封請求招安書。他認為雖然這會清廷已經是苟延殘喘,但也是天底下的第二大勢力。
潘盟主想當吳三桂。
希望清廷招派騎兵南下,兩邊聯手和吳軍決戰。
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這封書信抵達紫禁城,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
直隸,冀州府,清河縣。
一個頗具浪漫色彩的北方小縣城,因潘金蓮西門慶的故事而小有名氣。
縣城內,兵的海,刀矛的洋。
義軍十八部晝夜不停的往這移動,準備決戰。
落在吳軍斥候偵騎眼裡,很難理解這幫反賊的勇氣是誰給的孔子老子還是狗子
弱勢一方不應該四處流竄避免決戰嗎
想不通。
不過無所謂,畢其功於一役。
吳軍第6軍團沿著清涼江東岸北進,第10軍團沿著京杭大運河西岸前進,展開鉗形攻勢。
而清河縣,恰好就在清涼江和京杭大運河之間。
……
近衛軍團居中行軍,速度稍慢兩天。
第8軍團則是在己方船隊的支援下,渡過京杭大運河跳到東側迂迴行軍,目的地是佔據後方的德州。
封堵敵撤退道路。
如此安排乃是基於三方情報:斥候偵騎、情報署細作、以及直隸計程車紳。
義軍兩眼一抹黑。
吳軍則是藉助各方觸手,徹底解開了戰爭迷霧。
車轔轔,馬蕭蕭。
李鬱騎著戰馬,臉裹面巾遮擋灰塵。
放眼望去,廣袤的平原一眼望不到邊,到處光禿禿,沒有一絲綠色。
白的是雪,黃的是土。
除此之外,中原大地再無第3種顏色。
白骨露於野。
饒是冷漠理智如自己,也忍不住感慨:
“生靈塗炭”
……
紮營後,
侍衛送來了了一疊直隸山東士紳的勸進書暨投誠書。
信中,他們痛斥義軍之暴虐,請求吳皇速速稱帝,恢復秩序。
李鬱懶得看這些信件,直接令人丟進火爐。
北伐只是幌子,很大的一個目的就是清除地方勢力。如果戰爭沒有達到目的,那就用其他辦法達成。
既要他們的田,也要他們的命。
李鬱注意到,其中沒有衍聖公的降表。
也好。
少了爭議。
衍聖公跟著清廷跑了,自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孔府的100多萬畝土地沒收掉,把該抹掉的痕跡都給他抹平了。
……
2日後,決戰開始。
陽光燦爛,微風清冷,大地肅殺,兩軍雲集。
很難說,是胡之晃撤退給了烏合之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