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唐山保衛戰 中(第2/3 頁)
雖然用生絲包裹火藥成本高,但優越性十分突出!
最重要的優點是,炮彈發射後,炮膛中的高溫會瞬間將蛋白質化成灰,不會像紙或布一樣在炮膛中陰燃。
這樣在急速射時,就可以省了蘸水刷炮膛的一步,大大提高射速,還減少了個炮手。所以這波不虧……
而且生絲很細,結構較疏鬆,利於擊發時火花傳導,有效降低了啞炮率。也算從另一個角度提高了射速!
此外經過二十年的不斷改進,00所研製的大口徑架退加農炮,炮管直接與炮架銜接,炮輪則固定在一段軌道上。火炮發射後,後坐力傳導到炮架上,再由炮架上的復進機構和軌道來完成後坐力抵消和復進,所以不必每次開炮都得重新瞄準。
這種炮架因為過於沉重,主要應用在艦炮和岸防炮上。
所以目前海軍對炮手的射速考核標準是一分鐘一發才合格。而當年1分半一發就算優秀……
因為現在昂貴不耐高溫的青銅炮已經基本退役,集團普遍採用內模水冷鑄炮法鑄造的鋼炮。鋼炮價格便宜量又足,而且不用擔心炮管過熱的問題了。絕對會在炮手累癱前保持堅挺的。
雖然唐山衛戍部隊的炮手,還達不到海軍的標準,但一分半一發的射速,也足夠驚人了!
五分鐘之內,三輪急速射,五百多發炮彈雨落下來,將百丈寬的地面都鬆了一遍。
張臣眼睜睜看著自己視若性命的二十門紅衣大炮,就這樣全都銷了賬……
二十輛炮車不是解體就是翻倒,車軲轆滿地都是。一門門粗大的青銅炮身,不是扭曲的跟麻花一樣,就是直接破碎開裂。還有直直插入泥土中的。
滿地人和牲口的殘肢斷體,內臟腦漿……還有受重傷的人和牛,躺在地上哀嚎慘叫。
僥倖逃得性命的炮手卻遠遠在趴在一邊,驚恐的抱著頭,不敢再靠近這血肉磨盤似的地獄……
至於那位炮營參將,在第二輪炮擊中就只剩下半截身子了。
壕溝後的七號瞭望塔上,蔡亮眼貼在支架式八倍炮隊鏡上,審視著炮擊效果。
這種俗稱‘螃蟹眼’的剪形鏡,除了能像望遠鏡一樣觀察戰場,還能測量目標的距離、高度和方位,是炮隊指揮員的眼睛。
對於取得這樣的戰果,蔡亮絲毫不感到意外,也沒有任何得意,只是將十字標線定在了官軍車陣,稍靠前一點的位置,沉聲報數道:“距離1026米到1121米,方向左0到20。”
幾個炮兵參謀馬上在地圖上找到了對應區域,又對照牆上密密麻麻的射擊諸元快速填起表來。
每個參謀負責三十門炮的引數標定,這樣一個瞭望塔可以控制一百到一百五十門炮,可謂初代人肉火控計算系統了。
填好一張表,便有傳令兵拿著跑下去,告知每個炮臺,下輪炮擊的射擊引數。
炮長便趕緊按照命令,旋轉螺旋手柄調整到相應的刻度,炮口也隨之壓低了仰角。
待炮手也完成了復裝,各炮長手攥著拉繩,等待哨聲吹響。
傳令兵口銜銅哨,仰頭望著瞭望塔,卻遲遲等不到開炮的紅旗。
因為蔡亮沒有下令開炮,他對單方面的殺戮沒有興趣,希望對方能看到差距,知難而退。
很快,官軍偃旗息鼓,開始退卻了。他們推拉著偏廂車,潮水般向左後方撤去。
這又讓蔡亮有些失望,對面可不是垃圾衛所軍,而是戚繼光訓練過,張臣帶出來的精銳營兵,戰鬥意志不該這麼薄弱……
然而他很快就發現,對方並不是撤退,而是準備換個方向進攻。
面對著一百多門火炮,中間還隔著鐵絲網和壕溝,張臣就是再勇猛,也不能讓部下白白送死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